王爱丽
山东省威海市半月湾小学 山东威海 264200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而小学阶段是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好习惯伴随他们一路前行。
一、目标制定体系化,微格分层,确立习惯。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习惯亦然。我校经过调查和思考后,结合实际情况,从“常规习惯”和“学科习惯”两方面制定出“习惯培养目标体系”和“习惯操作目标体系”,确立了“抓住核心,分层推进,求实求精”的培养目标,采用“双运行三带动”的习惯培养策略,共同促进习惯的养成。
1.常规习惯“三方带动”微格分层
为了规范和养成学生的“常规习惯”,学校制订了《常规习惯“三方带动”培养目标体系 》,学生、家长、老师三方互动,从“课前准备”和“规范姿态”两大方面细化目标,规范到每个动作。
2.学科习惯“双轨运行”微格分层
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教师要和学生的习惯培养“双轨运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学科习惯方面,教师和学生双轨运行,分层制定培养目标,对每个习惯具体培养到什么程度都做了具体的说明,让全体师生心中有数,培养起来有的放矢。同时运行相应的评价达标机制,分项进行达标检查。
3.阶段训练“五步”微格分层
我们把小学生习惯培养的总目标,分成若干条具体的内容,按不同的年级段,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分步训练。除了按年级分层要求外,我们还做到一学期有个大目标,一月有个小目标,一周有具体要求,使小学生常规习惯和学科习惯,通过分年、分阶段的训练,逐步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
二、培养过程一体化,微格研究,细化习惯
习惯,始于行为,成于性格。教育,源于细致,成于极致。在习惯培养的过程研究中,我们力求精细化。习惯不是孤立存在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将习惯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使习惯培养一体化——
学科习惯操作目标体系:
备课:依据习惯培养目标,以生为本,制定策略。
上课:抓住实践探究的每一个小环节,培养学生习惯,努力寻找适合于学生的方法。
同研:同上、互评、共享、提高,促使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亮点一:备课微格分层,学生学会预习。
以预习习惯为例——我们对预习习惯培养分学科、分年级进行微格分层,并把预习要求罗列成纲,让孩子们抄在语文书的空白页处,每次布置预习作业就可对照步骤来做。此外,预习作业并非整齐划一,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分层次要求,以鼓励全部,激发潜能。
★ 亮点二:课堂中,我们把习惯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一方面。
以发言习惯为例——在课堂上,我们注重学生发言习惯的养成。首先,教师要做到微笑面对学生,分层全面提问,科学及时评价,广开言路、循循善诱,使得课堂发言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亮点三:听课和评课过程中,培养和巩固学生学习习惯。
在听课和评课过程中,我们除了看师生的小班化课堂教和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看教师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习惯,学生又巩固和养成了哪些习惯。我们制定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测表》,针对学生习惯养成方面进行了单独立项评价,督促教师在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培养。
三、培养形式多样化,微格训练,深化习惯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每日一刻钟、每周培训日、步步高论坛、专题培训、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师师、师生、生生互动,使习惯培养形式多样化。
★镜头一:学生“星火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学校致力于构建学生读书体系,每学期必读书目和自读书目保质保量。鼓励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形成阅读指导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效率。必读和自读书目结束后,都要进行“三研读”测试,即:一读故事梗概、二读经典人物、三读精彩片段。从检测情况看,大部分班级、大部分学生读书都很积极、认真,读书兴趣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镜头二:锤炼“口语表达”,渗透特色精气神。
充分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每节课轮流一位学生表达,学生可以以多种形式自主进行。同时,其他同学要从声音清晰响亮、仪态自然大方、语句连贯完整、感情充沛饱满四个方面给予建议,以便表达的同学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改进。课后,学生填写口语表达训练册。经过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镜头三:巧用口诀
口诀朗朗上口,易记易用,将其运用在小学生习惯养成上,更可以化难为易、举一反三。如:课堂发言口诀——认真倾听,勤动脑;积极发言,声音响;互相补充,好合作;快乐课堂,展能力。
像这样精细化,形象化的口诀还有很多,它们让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习惯变成了活泼有趣的、琅琅上口的儿歌,这样孩子们就很容易把他们记在心中,时时刻刻指导他们。
四、评价导行多元化,强化习惯
以学生成长的足迹为核心,制订多元化评价体系,同时运行相应的达标检测机制,分项进行达标,进一步营造文化氛围,将“好习惯,早养成”的思想植入每个学生内心。
●个人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要形式,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养成。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在习惯方面的表现,分层次即时颁发“星星”“月亮”“太阳”奖章予以鼓励,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班中班评价:
在班级建立“班中班习惯评价擂台”, 根据组员所得奖章数量累计积分,对优胜小组颁发“团队优胜喜报”,增强了课堂学习的集体凝聚力。团队的力量是无法比拟的,我们尝试到了“班中班合作”的优势。现如今,小班化的“班中班合作”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进课堂,各种激情四射、魅力无穷的“班中班”让我们耳目一新。
●综合评价:每个月将学生的习惯表现总结记录在《金色阳光档案》中,学生、教师、家长进行综合性评定。期末,学校开展“班级超市”,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奖章兑换相应的学习用品。
詹姆士曾说过:“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现有的习惯来说,坚持,是眼前的目标;对于没有的习惯来说,继续养成好习惯,使好的态度和方法成为“本能”,这是人生的目标,是我们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