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波,马永梅
市利通区第十三小学 宁夏吴忠市 751100 宁夏吴忠市盛元小学
【摘要】教育目的在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要求学校、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完成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有效培养。针对于小学生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渗透、家访、谈话等方式对学生的情感情绪进行引导,这里的教师不仅是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有班主任教师以及其他授课教师的共同关怀努力。此外,也需要家长的努力和支持。
【关键词】心理健康 小学 现状 作用 对策
【正文】根据我国教育部门下发的关于教育改革的条令,要求学校教育要积极响应改革政策尤其重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专业系统的心理健康疏导课程,实现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快乐学习发展的教育期许。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利于及时调整缓解学生面对应试教育的学习压力,能够帮助学生高效率快乐的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教师要承担起树人、培养人才的责任并及时沟通家长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由此,本文展开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的有效探索研究。
一、分析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
现阶段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大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学生学习成长的重大作用,缺乏专业的教育人才,对于国家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其次,班主任、任课老师忽视了教育的“树人”作用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关注学生,没有真正承担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责任。其次,当前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繁杂传播速度快,加之学生自律性不强容易收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学生性情浮躁逆反心理严重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重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教育课程提上教学改革的日程是十分必要的。帮助学生扣号人生的第一颗扣子,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价值观念刻不容缓。
二、浅谈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探索的具体作用
2.1健全学生社会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不拘泥于单纯的课堂教学,它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以及其他的活动拉进师生关系、团结友爱集体。还能够很好的改善学生的家庭关系,学生与家长互相理解,有助于打造长幼有序、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其次,小学生社会经历较少,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爱祖国、爱社会的好品质。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针对于部分学生的特殊家庭和童年经历,进行关怀照顾,减少童年经历给学生带来的精神创伤,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向上、融入群体、热情生活。
2.3调节学生学习情绪,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学习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调节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现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偏向于应试教育,尤其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学习资源竞争激励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学生恐惧考试焦虑不安,对于学习厌倦学习兴趣不高。通过心理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的对待考试和学业,也能及时与家长交流帮助家长正确有效的教导学生。
三、探究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探索的有效对策
3.1学校重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要招募优秀专业的心理教师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通过宣传帮助学生正确的对待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针对于小学生开展心理讲座,在讲座中让学生学习调节自我、解决生活矛盾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学生今后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奠定基础。还要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具体实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学校可以举办“我想说”活动,鼓励学生以信件的方式倾诉表达对于他人的情感,信件可以写个教师、亲人、朋友等,通过信件帮助学生抒发情绪有利于学生生活学习发展。还可以举行“对视一分钟”活动,让家长和同学对视一分钟并拥抱,这是一种传统的心理疗法,通过沉默仅用眼神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家长进行自我反省,同时以拥抱结尾是一种关怀和理解情感的表达。
3.2教师引导,注重课堂教学渗透
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任教师要承担起作为班级“大家长”的责任,制定班规并及时开展班会进行教学学习活动的总结归纳起到团结班集体的作用。教师在课下要与学生充分交流,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状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其次要重视教师教学渗透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情感信念。以语文教师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致敬革命先烈的无谓牺牲、勇于奉献的家国精神,带领学生领略祖国河山的壮阔和无限风采,带领学生对话古今通古人之智以史为鉴。教师的教学要浅入深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作用,通过情感调动学生激荡学生的灵魂,帮助学生树立爱祖国、爱社会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时代和历史背景的宏大,提高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和承受能力。
3.3家校结合,家长学校合作培养
完善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要牢固教家校一体化发展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建立家长“微信群”,教师要通过交流软件与学生家庭及时沟通,要落实“家访”走访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境。其次,教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督促建议家长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陪伴是任何形式的努力都无法替代的。帮助家长与学生沟通,有利于及时避免扼杀学生不正当的观念和行为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学生学校生活,允许家长预约品尝检验学校的餐饮情况,通过教师课堂摄像头的实时转播让家长观看学生的课上学习情况,了解学生。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个人的成长发展,要对心理健康教学进行有效的研究探索,帮助学生、家长正确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琴琴.优化班主任工作 促进小学生成长——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52):4-5.
[2]贾永霞.体验式团体情境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健康有效性例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