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中班主任工作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罗小林
[导读] 小学教育作为一个教学的关键性阶段,在

        罗小林
        湖南省浏阳市荷花街道罗直完全小学  410300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一个教学的关键性阶段,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过渡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正是因此,小学班级管理成为当下小学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班级作为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班级氛围的好坏成为影响学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目前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及其如何有效结合家校合作理念对管理策略进行改进、优化展开分析,并提出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使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得到改善。
        关键词:家校合作  班主任  工作策略  现状研究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没有树立班级意识
        当前教育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管理工作,它对班级管理者以及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极高的个人素质和管理意识,根据自身班级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管理制度,从而推动管理工作的开展。就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由于缺乏系统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整体并未形成一个团结、紧密的整体。同时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对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并不能及时得知,从而对学生的成长进程不能完全掌握。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管理意识,制定正确的班级管理制度,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与家长形成有效联动,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缺乏专业管理培训,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班级管理在传统教育文化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在引导孩子学习的同时,让孩子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较为注重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这一观念容易导致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出现过于片面、管理不当等问题。教师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是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而目前教师的管理工作普遍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专业性,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教育阶段,容易阻碍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所以提高教师团队的管理能力与水平、改变教学观念已经刻不容缓。
(三)学生缺乏自我管理意识,自主管理能力较弱
        便利的网络和丰富多彩的信息化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因其自由、便利、的特点,由于年纪尚小,小学学生的心理、生理尚未发育完全,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往往不能完成自主管理。由于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成,学生更是容易放任自流,将教师布置的任务抛在脑后,家长也不能很好地起到一个监督、陪伴学习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锻炼学生自主规划的能力,并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更好的监督、督促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结合家校合作理念进行班级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构建家园互动平台,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在进入小学之前,学生一般被父母保护在一定范围之内,接触的人事物也仅限于日常生活的圈层,但是在小学阶段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家校合作的开展,为学生搭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得以过渡,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学生这一全新的角色,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家园合作是随着小学教育逐渐被社会重视后推出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家庭和学校的共同配合,能够更好的协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认知以及个性发展等,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家园合作通过构建一个良好的、活跃的家园合作平台,让家庭和学校、教师与家长能够充分沟通,及时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的个性走向,为其制定正确的引导、教育、培养方式,以确保学生的个性培养符合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促进师生沟通交流,拉近二者之间距离
网络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在教育事业中主要体现为教师与学生除了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长进行交流之外,课后还可以通过 QQ 或微信等现代化APP进行沟通。借助智能化技术不仅能够打破师生之间的时空限制,能够方便快捷的将信息传递给对方,还能使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学生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针对课堂上教师布置的课后思考作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班主任也可以借助信息工具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从而针对性的对教学及班级管理方面的工作开展进行调整和优化;或是借助现代化网络技术与家长实现有效联动、及时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三)提升教师团队专业素质,促进管理工作开展
        在教育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知识涵养的丰富多元化、教育观念的更新升级。基于此,小学领导层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专业化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有利于教师最大限度上将学生的自我管理潜能激发出来,积极打造“快乐”课堂,从而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是小学时期学生教育开展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由此可知,小学时期学生教师的语言、行为、观念都与学生未来个性的形成息息相关,都可能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初步形成。因此提升学生教师团队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在聘请时首先关注的是教师的品格修养,并不断加强对学生教师的培养、考核,以此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个人修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自身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能力,从而加强班级管理水平,同时应注重以身作则,通过与其他班主任进行工作经验交流,不断完善自身思想体系,除此之外可以阅读相关管理书籍进行管理知识的积累;学生应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学习过程中多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主动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以此打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学生在有爱的班级中学习、成长,更容易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英.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15):229.
[2]戴馨臻. 家校合作“疫”路相伴——浅谈疫情期间班主任工作的开展[A]. 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荆楚学术(2020年3月)[C].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1.
[3]薛光梁.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模式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