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
三门峡市实验小学,472000
摘要: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容纳度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也不断增加。当前来说,很多城市对于居民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都是不足的,所以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境,严重地影响城市的风貌,也影响着居民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建设文明干净的城市。所以对垃圾的处理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垃圾分类对促进垃圾处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能力,也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能力,让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做出有效的环保行动。本文就以垃圾分类促进小学生环保行动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垃圾分类;环保行动;小学生;促进
前言:
太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会加大垃圾处理的难度,如果居民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处理难度了,这对于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阶段是他们形成意识的重要阶段,小学时期的学生一旦形成了某种意识,那么这种意识将会对他们终生都产生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小学时期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垃圾分类的教学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小学生环保行动的实践。那么,应该通过哪些手段去培养小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以促进小学生的环保行动呢?
一、加大宣传,营造进行垃圾分类的好氛围
在宣传方面主要包括三个宣传阵点,分别是学校、班级以及家庭,要从这三个方面去宣传,使得垃圾分类的意识滲入到学生的潜在意识中,也营造了一种进行垃圾分类的好氛围,让学生更加愿意进行垃圾分类。首先,在学校的宣传方面,学校一方面要营造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走进垃圾分类,另一方面要举行垃圾分类有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是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分类的具体;其次,在班级宣传方面,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主题的班报来宣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班会上进行宣传;最后,在家庭宣传方面,一方面可以制定家庭垃圾分类计划书来进行垃圾分类规划,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监督,另一方面要响应小区的垃圾分类要求,落实好小区的各项要求。
例如:在班级的宣传方面,首先就是主题班报的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垃圾分类主题来设计班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垃圾分类知识,班报的设计最好是要学生参与其中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查找与所设定主题有关的垃圾分类知识、图片、文章等等,使得学生更加有参与感,而且班报是在课室里面的,学生可以每日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从而一步步地走进垃圾分类中。
其次,在班级会议的宣传方面,基本上班级每周都会举行一次班级会议,教师可以在班级会议上对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在利用一些小活动、小游戏加深小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像演讲活动、实操活动等等,与学生在班会中共同去讨论垃圾分类的知识。
二、整合学科,挖掘有效的垃圾分类资源
在小学教学中,很多的学科虽然没有直接地提到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但是实际上都与垃圾分类有着联系。首先,就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上,思想品德教育只小学生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思想品德的教材中,有很多与环保教育相关的内容,而且书本上知识都是有具体的画面,详细的数据的,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当前国家垃圾分类的具体状况。其次,在科学教学的教材上,就有讲到关于堆肥实验和环保酵素的开展,这种科学性的活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很多小学生都喜欢这样的活动,因为这样的科学活动更加灵活有趣,通过这样的科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思想品德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年龄特征,结合具体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挖掘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有效资源,去设置有趣的教学活动,以促进有效的垃圾分类教育的落实。比如,在《保持环境卫生》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对书本上与环境卫生有关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可以了解到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可以将垃圾分类的行为落到实处。
三、活动实践,辐射垃圾分类的教育成效
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知识通过口头上教学都只是让学生理解了表面的知识,但是却不会实践,一旦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时就会不知所措,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所以,教师一定要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真实的实践操作中运用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加深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到垃圾分类的教育成效。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牛奶盒回收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黑板报来进行宣传,并且开辟专栏项目来对牛奶盒的回收活动进行宣传,规划专门的回收店,组织学生参与到爱心回收活动中,积极践行低碳环保活动、垃圾分类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平时将牛奶盒、饮料盒收集起来,每周定时交到固定的回收点,并依据不同的材质进行分类,有序地投入到回收点不同的回收桶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回收分类习惯。
总结:
总的来说,进行垃圾分类要从宣传、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去进行,通过形式各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识,并且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不在把垃圾分类作为一句口号,而是可以真正落到实处的活动,可以从自身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行动来保护环境,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并转化为真实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李雨芯.绿色环保理念下垃圾分类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1):263.
[2]孙福胜,杨立雄.小学生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的人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