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中寻找一片轻松的天空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陈益伟
[导读] 在课堂中寻找一片轻松的天空

        陈益伟
        磐安县第四中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2302
        摘要:在课堂中寻找一片轻松的天空,如何能让课堂上的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的更多,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和有活力,笔者一直在寻找一切可能的方法。
        关键词:寻找,掌握,轻松,活力,方法
        正文:
        我在一所农村初中教英语,近几年最大的感觉就是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下,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知识要点,而理解能力相对弱一点的学生就不知所云,晕晕乎乎了。所以普遍的英语课堂上的气氛都是非常沉重的,老师抱怨学生难教,学生抱怨英语难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何能让课堂上的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的更多,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和有活力,笔者一直在寻找一切可能的方法。
        下面是笔者在一堂英语课上的实录:
        内容:七年级下册Moudle4 Unit2
        课型:Speaking and reading
        重难点:用will表达的一般将来时;形容词和其反义词
        Greeting过后,我想往常一样开始进行课前提问。在课前我会准备大量的问题有简单的日常会话,重点句型的翻译以及变化,内容从去年的一般现在时到今年刚学的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都会有涉及。轮到回答的学生有一定的顺序,但是谁会回答哪个问题由我来决定。我会根据各个学生的掌握的能力情况进行提问,确保他能够回答但必须要思考一下才行。有这样的悬念留着学生的兴趣就一直被吊在了课堂上,注意力也能马上集中起来。谁都不愿被大家看到只能站着而回答不出问题。今天先回答的是施同学,他的能力算中等,不高也不低。我让他翻译了一句:“我准备去公园,因为我想吃野餐。”这句话关键在三个地方:一是be going to do sth;二是want to do sth;三是连词because.这是上模块的重点,已经反复操练过数遍。施同学在思考一分钟后,试探性地说出了“I am going to park because I want have a picnic.”我提示他:“去公园”是“go to the park”;想做某事是want to do sth.于是他马上纠正:“I am going to go to the park because I want to have a picnic.” 我马上给予肯定,并表扬了他,他的脸上很兴奋。下一位是吴同学,她基础较差,只会一些简单的日常会话。她站起来的时候神情很紧张,她明显怕翻译出来我的句子。我笑了笑,问她:“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她听到问题后表情马上放松下来,因为这问题从上学期就开始问了。稍微整理一下,她回答:“It is sunny and it is warm.”我赞许地让她坐下,她的表情很灿烂。下一位是胡同学,胡同学的基础不错。我就让他翻译:“在将来每个人都会有一辆小汽车。”这里需要用will来回答,而这是本模块的重点,在他思考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下:Everyone will _______ ______ car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大家一看心里就有数了,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就是老师的答案了。很多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胡同学怕别人先把说出来,赶紧说出了答案,我示意他不要急,请他用响亮清楚的声音再说一遍。他调整了一下呼吸又说了一遍答案。我边听边把答案填进空格,胡同学坐下后非常得意,把头抬的老高。

下一位叶同学能力也不错,于是我继续出翻译题:“我们将来会在电脑上读书。”因为有前面的句子做铺垫,这个句子难度就小了许多。她轻松地把翻译给做出来了:“We will read books on computers in the future.”我把这个句子下在黑板上,叫起下一位同学:“请把它变成否定句。”这在unit1中有提到过,他低头翻了下书,说:“We won’t read books on the computers in the future.”我点了下头,在原句的will后面画了个添加符号,然后看着他。他想了下,明白了我的意思,重新又说了一遍:“We will not read bokks on computers in the future.”我再次点头说:“Good job!”,然后请他坐下。其他同学也恍然大悟,口中念念有词。下一位同学的问题是把原句改成一般疑问句,这也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很多同学都在轻声讨论该怎么做。但轮到回答的赵同学没有准备好,愣在那里不说话。我问了一句:“Who can help her?”很多同学把手举了起来。我叫起一个能力和她差不多的李同学来回答,他自信满满地回答了问题。我接着让赵同学重复一遍答案再让她坐下,她坐下后拿起笔,在书上记录了一些东西。接下来,我拿起粉笔在句子里的“on computers”加了条下划线,叫他们对划线部分提问。故意卖了个关子,告诉他们这个是最难的问题。学生脸上顿时出现了众生相:担心自己回答不出的,跃跃欲试的,找人帮忙的……教师里一下忙活起来。一会,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我没有理会,继续叫应该回答的同学回答,一连四个同学都没能回答正确。我不停手,一直叫下去,一直叫到第九个同学才回答出来,我让前面没有回答出来的同学一个一个把答案复述出来才让他们坐下。站着的同学听得很认真,而不用回答的同学则在旁边竖着耳朵听他们有没有说错。最后我把答案写在黑板上,一些同学觉得老师这么郑重其事,都拿起笔记下我写的东西。
        下一个环节是学新单词。学新单词一向是老师最头疼的活,新单词多而且难记,有些还拗口。很多同学就是因为新单词没学到位而有放弃英语的想法。我在教授新单词时,尽量让他们区分出音标中的音节和各音节在单词中的组合,让他们去找一些发音的规律。这对很多抓着方向感的同学来说,学习新单词就轻松多了。在此期间,我还用联系的办法或预先提问的办法来吊起学生的胃口,让他们有继续玩下学的欲望;尽量把单词拉倒日常的生活中来。比如学到“heavy 沉重的”一词,我问他们:“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大部分同学都拼命喊:“轻的!”
        我接着问:“用英语怎么说呢?”他们就不吭声了。我说:“学下去你们就知道了”。
        他们听了眼睛都开始发亮往下找“轻的”在哪里。最后一个单词是“dream”,我忽然问:“2008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什么?”有几个同学知道,马上喊出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马上接道:“你们可以用英语来说这个口号。”学生们很兴奋,互相讨论着该怎么说。我在黑板上写下:“One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多数同学都领会了我的意图,喊着:“One World One Dream”。我赞许道:“You are very clever!”
        ……
        结语:
        以上是我课堂中的两个片段,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无法真实地还原出课堂情况。我自己感觉大多数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都能做到专心听讲并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排斥现象。这对课堂的学习效率来说,肯定时有利无弊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