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婧
十堰市柳林小学442500
摘要:培养阅读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自己阅读能力的学习意识并不强。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低年级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理解;技巧与方法
引言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是其识字的主要途径,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
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有了兴趣的支配可以让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因此,语文老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在阅读内容上,应该选择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的文章。其次,在阅读之前,应该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而做好充分的引导工作。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一文的阅读中,老师可以在阅读之前给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视频动画,因为动画片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利用视频动画来渲染氛围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最后,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表扬和鼓励。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与认可都充满了渴望,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鼓励,能够给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多的动力。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我国经济和科技等多方面综合实力提升的产物,因为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所以对于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很多学校也开始实现了互联网的全覆盖,能够普及多媒体教学。小学生正是喜欢动画片、图片的年纪,所以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已经引入,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就非常显著。所以说,语文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工作当中,还可以考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目前,互联网上有很多中国成语故事的动画演示、语文课文的配图朗诵等资源,教师在展开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借助这些丰富资源作为阅读教学的引入,在课堂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动画片或者是配图朗诵等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对阅读理解篇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通过动画这种方式的辅助,也能够让阅读理解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总而言之,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非常有创新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且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还十分显著。
三、传授阅读方法
有些学生并不是不爱阅读,而是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所以觉得阅读是一件困难的事,从而影响阅读兴趣,影响上课状态,拖慢教学进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低年级学生喜爱插图的特点,让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联想或想象,推测课文发展动向或感受文章意境。有了形象的帮助,学生能更快速地进行阅读和理解。预习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中必须掌握的能力,预习充分,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那么,教师应该在教学生如何预习这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认真地教学生预习,而不是单纯地布置成预习作业。学会思考是一项重要的阅读策略,也是一项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技能,只有多思考,才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和运用,才会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产生效果。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并且允许多种观点存在,这样学生才会热爱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学生的问题由其他学生回答,在这样积极的阅读氛围中,学生会渐渐爱上有收获的阅读,这样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例如,在二年级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对课文质疑。“小蝌蚪会遇见谁?你想知道它们之间会有什么对话吗?”带着问题阅读,学生会更加有目的性,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字的含义。
四、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加强对课外内容的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对课内阅读内容进行丰富。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语文知识,增加对语文阅读素材的积累。例如,在讲述到《丑小鸭》的内容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关于丑小鸭的相关课外阅读教材,让学生对书本内容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要想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还要求家长与教师进行积极的配合,在生活中给学生积极的引导。
五、开展生活化的教学
生活化阅读教学是指将阅读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结合,一方面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文章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想,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有限,很难做到更好的阅读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妈妈睡了》这篇课文的阅读中老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妈妈,比如妈妈平时的辛苦,妈妈对自己的呵护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心中对妈妈的爱,在进行阅读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对妈妈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同时,语文教师也需要加强自身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水平,通过对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饶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8(15):38.
[2]张军.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7(24):477.
[3]李大俊.小学低年级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对策[J].新课程(上),2015(0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