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构建优质教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陈素洁
[导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持续改革传统教育的进度也在加快

        陈素洁
        永嘉县上塘城北小学  浙江 永嘉  325100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持续改革传统教育的进度也在加快,初中科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且非常考验学生理科思维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STEAM教育理念引入初中科学课堂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本文将围绕在STEAM教育理念下构建优质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STEAM理念;初中科学;优质课堂;构建
前言:
        初中科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升科学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融入STEAM教育理念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比如引入这种理念,可以将科学知识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再比如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艺术工程等领域的内容引入科学知识,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健全的思维能力。
        一、创造生活场景,融入科学理念
        科学知识和生活场景总是紧密结合的,尤其是初中阶段,科学学科中包含的很多重点知识都是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教学七年级科学的时候,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处于青春期初期,身体生理和心理发育比较快速,科学教材中就涉及了很多青春期阶段的生理发育内容。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这部分知识。
        例如:在教学《走向成熟》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STEAM教育理念与科学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刚开始教学本节课的很多知识点时,教师会发现班级学生对自己身体上的种种变化还没有非常科学的认知,甚至有个别学生认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属于一种奇怪的病症。教师首先要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打消学生的疑虑,然后引入部分生活场景。比如“一位孕妇挺着大肚子走进超市买菜,大家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吗?”这种生活化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身体上的变化有更加健康、科学的认知。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阶段是我们从一个小朋友彻底变成大人的过度阶段,在这一时期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这些就像孕妇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一样,虽然刚开始看起来会有一点奇怪,但是对于孕妇而言这是孕育新生命的一个过程,我们应当用包容和期待的心态去接纳身体上的这些变化。”。经过这样有效地引导,初中生会开始习惯用科学的思维去感受这些变化,有一些特别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甚至还会尝试探索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特征,探究生活中常见的更多生物学知识。教师可以及时与这些学生交流,给其提供最为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使用科学理念理解生活中出现的若干场景,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为学生奠定科学探究的伦理基础。


        二、多个学科融合,培养创新精神
        STEAM教育理念强调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科学虽然是一门理科性质非常强的学科,但是在这门学科背后,很多知识也同样具有艺术性等多方面的特征。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的时候,就应该把和STEAM教育理念有关的学科都融入进来,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进一步加深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教学《天气预报》这些真实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个自主探究项目,引导学生利用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尝试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把未来几天的气压数据、冷气团、暖气团等图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真探究这些内容中的重要信息,把握关键部分。结合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过的和天气系统有关的知识,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并且绘制一份天气预报图。在这个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了之前几节课的重要知识,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设计功底,这样才能够设计出最为美观科学的天气预报图。为了便于学生完成任务,科学学科可以和美术学科、数学学科相结合。学生在分析数据的时候,需要运用数据分析能力,这一点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较好的帮助,而学生在分析完数据推测结果,准备绘制天气预报图的时候,为了保证配色符合基本的美学观念,美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帮助,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
        三、建设开放课堂,增强学习体验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STEAM教育理念想开展起来的科学课堂,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科学课不是单纯的讲解知识,要求学生背诵理论内容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知识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科学课程每一节内容的教学难度又多有差异,教师很难把握适当的教学节奏,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科学精神,教师可以适当建设开放式的课堂,增强全体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学《地球上的水》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应当明确本节课的知识对于初中生而言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理解大部分内容。所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组建开放式的课堂,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比如要让学生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态,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提出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水的场景,通过微观和宏观不同的角度谈论水资源,在地球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尽量维持学生积极的讨论状态,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看法,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逐个解决。这样可以适当培养学生的自学信心。同时,在建立开放式课堂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设问的难度,递增式的增加问题难度,让学生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解答。构建开放式课堂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往往是比较高的,先整体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然后系统整合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总结:
        STEAM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工程素养为目标的教育。随着其不断受到各方重视,如何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STEAM教育已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教师应当积极探讨将STEAM理念融入传统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促进STEAM教育与初中科学教学的结合。
参考文献:
[1]董建祥.STEAM教育在初中科学课堂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9(10):96-97.
[2]叶伟杰.基于 steam的初中科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4):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