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萍
儋州市第一幼儿园 571700
摘要:幼儿园教学是将幼儿教育理念落实到行动中来的重要举措,让孩子在这个幼小的年龄段掌握应该具备的技能,培养幼儿阅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读书是人们学习的最基本途径,尤其对于幼儿而言,书籍可以帮助他们识字读句、增长见识,同时还能促进他们吸收文化、提高素养,对于他们的思想成长和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绘本阅读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幼儿收获更多的快乐,还能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和思维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绘本故事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幼儿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绘本故事;幼儿发展;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当下更讲究生活质量,围绕品质来设定生活的方向。为此,在孩子的教育上也不容忽视,从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接受早期教育,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家长们有了新的认知,而绘本阅读则是当前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目标。幼儿园是锻炼幼儿阅读能力最好的平台,为了能够让幼儿在绘本阅读能力上得以提升,幼儿园将这项工作作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内容,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师要用切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方法实现绘本阅读的开展,从而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绘本故事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幼儿由于年龄尚小、心智发育不成熟,这也是培养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故事是每个幼儿都喜欢的,他们对于故事百听不厌,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凭借幼儿这一大特点,利用绘本教学来助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绘本故事中的内容非常精彩,都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健康、兴趣喜好进行编排的,再加上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图案,非常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深受幼儿的喜爱。绘本教学画面感非常强烈,主要是以画面为主,通过色彩斑斓的图画能够将故事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根据幼儿的心智发育和对绘本的理解和认知,他们完全能够通过图画来了解,在识字之前能够读懂故事中的含义。优秀的绘本能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围绕幼儿的心智发展提供真实的画面,接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能够使幼儿的心理情绪得到有效的宣泄,从绘本中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二、绘本故事对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
(一)绘本故事助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在进行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盲从,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性格兴趣来选择合适的绘本。尤其是刚刚迈入幼儿园的幼儿们,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绘本教学指导,他们年龄尚小,需要一个在幼儿园的适应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尝试渗透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是一种培养。幼儿年龄还小,有些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并不成熟,这就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然而绘本阅读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绘本中体现的更多是图画,幼儿们看到后会被五颜六色的图画所吸引,主要以图画来表现故事情节,更强调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内在关系。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幼儿们带着好奇心以及兴奋不已的心情,走进绘本打开阅读这扇大门,再加上教师的不断指引和提问,能够在阅读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绘本阅读之中能够缓解幼儿在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非常符合刚刚步入幼儿园的小班孩子们。
例如,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孩子们讲授《加油鸡蛋哥哥》,相信有很多孩子对这个绘本并不陌生,破壳而出的鸡蛋哥哥终于有了做哥哥的思想意识,并受到大家的尊重和赏识。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样也会受到很多阻碍和挫折,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时候孩子们的心理会发生多种情绪上的波动,孩子的精神状态会从积极主动、敢于挑战的一面,转向为消极情绪、自暴自弃的心理变化。这种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穿衣服、穿鞋、扣纽扣等这种小事情上,相信绝大部分家长都会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会随口说出一些:“都这么大了还不会”、“怎么也学不会”等这种话语,其实在这种“倒退”的心理中可能正在隐藏着孩子急于与父母交流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排解幼儿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绘本打开阅读之门,正式引导孩子们迈入阅读的海洋之中。
(二)绘本故事提升兴趣拓展思维
近年来,绘本阅读进入广大家长的视野中,让孩子从小热爱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数不胜数的幼儿绘本在图书市场如海潮般扑面而来。早期阅读能够培养幼儿习惯的养成和优秀的品格,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开发智力,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幼儿的思维发展和故事情节来诠释绘本动静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肢体动作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思维。幼儿年龄还小,有些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并不成熟,这就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然而幼儿对于一些肢体语言却非常地感兴趣,而且幼儿在表达过程当中也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实现表达效果。因此,在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借助肢体语言来提高教学效率,将所要教授的内容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让幼儿更好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必须要寻找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才能吸引幼儿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没有一名幼儿是不喜欢听故事的,在童话故事中能够把自己幻想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小公主、小王子在美妙的世界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故事中能够让幼儿懂得很多道理,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在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身心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也会逐渐加强。幼儿教师要让幼儿利用绘本来找寻到自身的影子,通过对比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会不断反思和改善。
例如,在绘本教学中讲述《丑小鸭》这则故事,故事的最终结局是“这只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通过这个结局有很大的思维扩展空间。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延续这个结局继续想象出精彩的故事,在此过程中让幼儿无限发挥,开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幼儿不仅喜欢听故事,一定要培养他们喜欢创造故事的能力,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有效提高幼儿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养。
师:“小朋友们想象一下,白天鹅变美丽以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这时候幼儿们兴高采烈、积极踊跃地回答
幼:“美丽的白天鹅和一个帅气的黑天鹅在一起了”
幼:“白天鹅回家了”
师:“如果你们是白天鹅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幼:“穿上漂亮的裙子”
幼:“白天鹅变漂亮了,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坏人,最后被一只丑小鸭给救了”
能够看出幼儿们的思维跳跃性非常强,有的幼儿逻辑性很强,会将故事说的头头是道,想象力极为丰富。因此,绘本故事能够提高幼儿的思维创造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教师在提问过后,一定要给予幼儿鼓励,挖掘他们的潜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如:棒棒糖、小贴纸、学习文具等小礼物,确保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兴趣,促进他们今后全面的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成长与绘本阅读两者密不可分,通过绘本阅读能让孩子感知世界,刺激他们的视觉、听觉和思维。幼儿园是人生中步入学习生涯的第一步,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更应该将绘本故事融入其中,教师根据不同教学活动进行对幼儿的科学引导,树立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靳小玲.在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课程的有效教育策略[J].学周刊,2020(14):171-172.
[2]郭丽娜.少儿图书馆绘本故事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04):133-134.
[3]时振凤.浅谈绘本故事与幼儿的全面发展[J].考试周刊,2018(5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