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有效性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郭瑶瑶
[导读] 随着各种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

        郭瑶瑶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十二小学 325802

        摘要:随着各种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广大教师和家长对作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开展有效的习作教学,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乐于写作、勤于写作的好习惯。在不断练习中不断提升写作手感,提升学生逻辑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从而解决学生写作中“无从下笔”、“无话可说”的难题,提升学生综合文学素养。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需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在学生原有写作基础上实施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重点,以习作教学为主要话题,以策略探究为最终目的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语文教师带来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策略探究
前言:
        语文学科,是我国教育教学中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学,其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是灵活、多变的。也就是说,面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年纪的学生,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手段和方式加以教学。因此,在小学习作教学过程中,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应从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出发,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高效的习作课堂,从而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写作的快乐,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一、构建习作情境
        在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发展完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还是需要教师运用一定教学手段加以引导。在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为充分吸引学生习作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紧跟教师习作教学思维,教师即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内容,根据习作主题构建相应习作情境。使学生在相应情境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写作潜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将心中感情加以抒发,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和《听听,秋天的声音》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即可借助多媒体创设以“秋天”相关的习作情境。如为学生呈现秋天的落叶、秋天摇摆的树枝的图片,或者是请学生观赏有关于秋天的相关纪录片,使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刺激下感受秋天的韵味,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结合自己在秋天时的感受,使学生身处“秋天”这一季节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将自己心中的秋天、对于秋天的感受、对于秋天的爱与赞美通过文字加以表达。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中“秋天”的美,还可以提升学生写作的生动感与真实感,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开展针对性习作训练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此,我深表赞同。

众所周知,若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单靠掌握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在练习中不断深化写作理论知识、厘清写作思路,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因此,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教师需在班级内开展不同针对性习作训练,通过训练不断培养学生写作手感,激发学生写作灵感。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根据教学实际、学生身心发展,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习作主题,在新鲜性的习作主题下,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认真完成写作训练,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程时,教师即可在对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以写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文章讲解完毕后,体会文章中作者对杨梅的喜爱,对家乡的怀念,而后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写成日记或者读后感,而后在课堂中进行朗读,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在同学与教师的掌声中获得写作自信心,提高学生创作热情,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即是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素养,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还是常常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因此,在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教师需充分的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为自己的作文创作提供不竭源泉。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体会教材外的文学世界,开阔学生的眼界,在文章作者的语言中有所感悟,有所回忆,而后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摘抄的好习惯。如在进行图书阅读时,即可引导学生将优美的句子、段落加以摘抄,而后定期进行摘抄阅读,从而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到花花草草,大到亲人朋友,通过对身边生活的观察,学生定能有所感悟,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为写作积累更多生动真实的素材。
一、优化作文修改方式
        作文修改,作为作文写作中最后一个环节,其重要意义自然不言而喻。通过作文修改,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明白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之处,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从而实现写作水平的进步。因此,教师需充分重视作文修改这一重要环节,优化作文修改方式,具体展开方法如下:
        例如,教师进行个性化修改。在作文修改中,教师的修改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批改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标注,而后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在不断批注与修改中,定能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再如,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修改。在教师个性化批改下,学生已掌握一定修改技巧。此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修改,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其他同学的错误中安思自己,还可以在修改中学习其他同学写作中的优点,可谓一箭双雕。
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需充分重视写作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有效的习作教学,不断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写作潜力,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秘籍。因此,教师需充分提升自身教学水平,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流程,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达到理想的习作教学效果,使学生成长为一名综合型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茵岚.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J].南北桥,2021(1):33.
[2]徐清兰.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1(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