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艳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第四小学 717400
【摘要】合作学习既是栽培小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是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这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真正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育阅读兴趣。因此,本文结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从提高合作学习效率、丰富合作学习体验、渗透合作学习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教学应用策略,期望能对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强化语文核心素养教育而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活动;合作学习
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品质课堂,教师应做到推陈出新,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探寻适用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认知水平的全新阅读方式。基于新课标的根本要求,在阅读活动中渗透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沟通、多交流、多实践,通过阅读打开知识视野,锻炼逻辑思维,深化阅读理解能力。有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实现策略,现分析如下:
1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从多年教学实践来看,合作学习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将其应用到阅读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意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合作学习有利于深化阅读理解
将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由此带来丰富多样的“教”与“学”方式,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引导,潜移默化地碰撞思维火花,产生阅读兴趣,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大家各抒己见地交流与讨论,自由地阐述观点,有利于激活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拓宽阅读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并且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综合锻炼语用能力,深化阅读理解。
1.2合作学习有利于激活团队意识
现代社会发展对人们的合作沟通能力提出极高要求,从小学语文阅读课上开始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活跃小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为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另外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划分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见,激活参与合作及探究的强烈欲望,帮助学生如实体验团队的意义,树立团队观念,磨炼意志品质。
1.3合作学习有利于驱动自主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合作学习方案,有利于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主体作用,主宰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并且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方案时,也真正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期望他们能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协作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学习力,强化核心素养。
2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现策略
在认识合作学习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教学要精心规划教学方案,合理优化教学过程,确保合作学习策略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1合理分组,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一节阅读课上的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实际上与小组的配合到位有直接关系。
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至关重要,要确保每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指导,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1+1>2”的学习效率。例如,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时,遵照差异性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思考问题:“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故事?”“你从植物妈妈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悟?”有了合理的分组,再加上大家的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阅读文章,小组参与度非常高,最后教师再从每小组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每个人代表自己的小组意见,拓展思维,体现合作学习优势。
2.2营造情境,丰富合作学习体验
想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由自在地表现自我,营造情境非常关键,只有每个人都能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确保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独特的合作学习体验。例如,学习《陶罐和铁罐》时,打破传统课堂枯燥讲解的教学方式,邀请各小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话交流,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演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再现故事情景。大家在设计表演方案以及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就在不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如“你敢碰我吗,铁罐子!”和“不敢,铁罐兄弟。”形成鲜明对比,一个傲慢,一个谦虚,大家淋漓尽致地表演着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动作、心理以及情感变化,在活灵活现的体验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3巧设问题,渗透合作学习方法
“问题”串联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引领着学生的思想动态,优化探究学习的过程,以此渗透合作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力与思维力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设问才能吸引学生关注,打破定势思维?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特征,循序渐进的启发与引导,建立清晰的阅读思路。例如,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时,由于课文篇幅较长,为了避免大家精神溜号,保持阅读的动力,以设计“问题链”的方式推进阅读过程,如:“①漂流过程中,鲁滨逊遇到哪些问题?”“②鲁滨逊都经历了哪些危险?他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化解危机?”“③鲁滨逊有过放弃的想法吗?你从哪里看出来?”“④假如你有机会与鲁滨逊一起在荒岛上生活,你愿意吗?为什么?”层层递进的设问,整合文章内容,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讨论,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2.4学生互帮互助,实现班级实力的进步
合作能力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从现在开始。语文学习小组中的学生能力参差不一,教师可以引导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这样既可以让后进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加深学优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班级实力的共同进步,从而有效提升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自主发展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握课程改革的根本方向,通过多元语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趣味的合作活动中掌握阅读技巧、调动逻辑思维、促进语言表达,确保阅读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令丽.试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209.
[2]张元琴.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