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敏
齐齐哈尔市第二十九中学校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是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不仅深入生活中个个角落,在初中生的语文课堂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帮助老师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同时还让初中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新课改理念指引我们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传统初中语文课本已经很难满足当下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初中语文,已经无法单单依靠黑板与讲述来全面表达,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融入,让初中语文与时代接轨,解决一些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问题,持续推进初中语文改革的步伐,这不仅仅是初中语文学科的发展,更是培养学生高效学习的必要手段。
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育开展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其中,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实效性培养。针对初中语文信息知识的繁多,教师立足于语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整合语文知识,明确语文知识难点与重点信息内容,将这些信息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或者在网络教育平台中找寻相关的教育视频或者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语文教学视频、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以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减缓语文知识难点,使语文教学更有系统性、连接性,学生融入其中,能够逐一地分析、探究语文信息内容,掌握语文学习知识点,延伸相关语文理论论点,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内化,达到学生良好的学习成效。而学生在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氛围引领下,必定对此教学模式具有积极参与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乐趣,使学生从中收获语文知识与快乐,彰显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教育实施价值。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
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主要是凸显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真正把学生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以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课堂导入环节的设置,是展示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更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效果,彻底改变依靠黑板滔滔不绝的讲解方式,促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实现课堂导入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效地改善教学环境,把抽象的语文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在课堂导入,进行科学化的引入,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步步地把学生带入到每节课的新知学习中,指引学生运用感官去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进行《沁园春·雪》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备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系统参与学习,在激趣的同时,还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运用信息技术打造语文交流平台
现代信息最便捷的地方就是,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可以随时进行语文学习,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在以往教学中,课堂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不免受到时空限制。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只能通过课后作业来强化学生的知识巩固,但部分学生本身就对知识一知半解,还没有了解通透,在这样的状态下,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也不能有所保障,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挫败感,也会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加入信息技术的辅助,可以对这一教学现状进行有效改善,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拓展,运用信息技术打造语文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得到教师及时的教学指导,课上课下,双管齐下,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四、扩大学生阅读量
新时期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量,但是由于纸质书价格相对较贵,学生没有能力阅读大量的纸质书籍。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更倾向于网络阅读途径,这主要是因为电子书的覆盖范围更广、内容更加丰富写阅读成本更低。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电子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发展需求选择阅读书目,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为学生推荐一些符合该年龄段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以及能够帮助学生知书识礼的一些书籍,鼓励学生丰富其自身知识储备。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媒介与广大学生家长展开沟通,协调家长共同开展阅读监督与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在手机中下载经典必读名著,而不是任由学生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网络小说的阅读上,确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沐浴在文学经典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信息技术运用与课后自学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有,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学习平台、借助手机在平台中进行习题练习,在线做题、在线测评等。语文有着工具性的特点,因此语文中的知识容量比较大,信息来源也较为广泛,基于此,教师要布置一些课堂作业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一节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在知识巩固上依靠手去抄作业显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课堂延伸的问题也无法实现,而信息技术则可以应用到课堂作业布置当中。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将预习中的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制作成课件,帮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活动。也可以将课堂中学过的比较重要的知识、考试中出现频率高的知识点等制作成课件,帮助学生回顾,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不仅能有效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让学生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热情。特别是当学生对课堂学习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没有充分理解时,可以借助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下载老师上传的相关课件,通过反复地观看进一步理解知识内容。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减轻教师的压力,同时也有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避免课堂教学带来的局限性。
总而言之,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使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直观,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了语文教学的容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培养。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积极踊跃地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提高语文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新东.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157.
[2]王晓杰.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0:13-14.
[3]赵文.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68.
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编号:JJB142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