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阮新
[导读]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在其课程领域占有重要的地
        阮新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木贾街道办兴义市木贾小学    ,贵州省黔西南562400
        【摘要】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在其课程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效课堂一词频繁的出现在教学领域中,应该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个初中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所在。初中作为从小学教育到高中教育之间的一个衔接的中间阶段,初中教育帮助学生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开始逐渐地形成,日趋完善。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初中教学始终发挥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育事业者们更加重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高效课堂的教学概念便随之而来。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完成方面,相较于有效课堂来说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在教育教学方面能够形成较高的影响力与社会效益。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课堂。
        对高效的阐述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短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各种方面[1]。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育者都想完成并实现的事,因为高效课堂意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的知识最大、最优化,与传统课堂模式的对比,高效课堂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百分之八十五的老师都对此进行过思考研究和讨论。构建高效课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应该为课堂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
        俗话说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因此教学上也应该不上无准备之课。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高效,必须对本堂课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方式等有细致的规划,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等有充分的了解和预见。这样上课的时候才能不慌不忙游刃有余,效率自然也会随之提高。
(二)选择合适的课堂组织形式
        不同的教师,有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篇课文,由不同的老师教学,方式肯定会有所不同,效果自然也不一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取决于教师是否了解学生,是否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所在,能否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转变成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升高,学习效率也就随之而提高了。至于具体的教学方式的确定采用何种方式最适合,则需要教师在日常上课时不断摸索和改进,最终形成一套合适的教学体系。另外,教师还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累了或不感兴趣、思维不活跃了,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高效[2]。


(三)建立师生间的默契
        要想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没有学生的配合与互动,是不可能做到高效这一成果。在课堂上,把学生作为主体是达成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如果无法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一切都无法有效的进行下去。经常在上课时看到教师在讲台上热情洋溢地讲而学生在下面麻木地应和,甚至很多学生根本就不会听,这样的课仅仅是教师的独角戏而已,学生也就成为了没有情感的观众,这样的课堂是不会有什么效率而言的,最多是评判教师教学的好坏,而学生却把握不好自己的角色,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无法正确的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这样的课堂可能连普通效果都无法达到,更别说高效课堂了。
        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去做,建立起师生之间的默契,增加互动的机会,为发展成为高效的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高效要适度
        高效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讲授、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是,这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并非内容越多越好,而且还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讲授精炼高效。 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3]。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习惯也影响着课堂效率。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向学生讲解传授一些必要的方法、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课堂的教学很有帮助。如课前学生会自觉地充分地预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节约很多时间,效率也就提高了。
         学习高效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改进,不断生成、不断追求的过程,而且会因教师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和目标而异。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变通能力。所以,只要各位老师不断思考、不断研究,课堂效率会越来越高效。
三、突出课堂特色
        每个老师都应该形成自己的课堂特点,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课堂小游戏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可以提前让学生们分小组对文章进行翻译和理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的课堂是分组展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进行分小组的朗读。在学习长篇小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角色的扮演小说中的人物,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的教学形式会使学生的兴趣提高很多,并且对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充分。
        综上所述,经过各种教学实验表明,想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和学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不断地摸索和改进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来讲课。同时也要和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形成一种默契的课堂氛围。在追求高效的同时也不能给学生过大的压力。如此一来,高效课堂的学习模式就会慢慢形成。
        
参考文献:
        [1]马维海. 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 000(027):157-157.
        [2]张祥明. 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研究[J]. 新课程, 2020(37).
        [3]贾宝清. 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研究[J]. 数字化用户, 2019, 025(026):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