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温州市新田园小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心智与认知思维尚未成熟,对教师和身边同学的言行较为敏感。教师言行是影响小学生自信心和健康心理的主要因素,对于学生学习心理、学习状态,以及未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与促进作用。文本立足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探究了教学言行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皆为保护弱势群体,教导活跃学生,以促进小学生整体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师言行;小学生;心理发展;影响;作用
前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小学生性格内向、不敢发言,回答问题出错受到其他同学嘲笑后,不仅会影响学习状态,还会在心理上受到一定打击。此时,教师言行能够发挥较大功效,不仅可以安抚性格内向学生,帮助其重拾信心,保护这些弱势学生,也可以及时制止活跃学生对其嘲笑,教导他们学会理解与尊重他人。基于此,本文以课堂教学实例,探究了如何发挥教师言行效用,引导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学生课堂实例简述
记得那是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像往常一样认真听老师讲课,可能是老师看我听课比较认真和投入,向我提了一个问题“100分等于多少角钱?”。由于我从小性格内向,平时很少与人交通,更不敢在课堂发言。当时很紧张、心里砰砰跳,我有些颤抖的慢慢站起来,感觉同学们都在看我,我不敢抬头,有些结巴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张口说出了“100分等于1角钱”。瞬间同学们哄堂大笑,嘲笑我不是傻子等等,我当时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害羞、害怕。
幸好老师及时制止了嘲笑我的同学,并说出了我的心声:“大家不要笑,她不是不会,而太紧张了。”。当时我很感激老师,觉得老师很伟大、很了解我,知道是我因为紧张才说错了;也幸好老师教导了其他同学,我才获得了大家的理解和尊重,同时我也原谅了同学的嘲笑。通过老师的教导,同学们都知道了我们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大家庭,要学会尊重和鼓励像我一样内向性格的同学,这样像我一样性格内向的学生才能慢慢建立信心,敢于在课堂发言,并慢慢融入集体,和大家一样开心学习与生活。
二、教师言行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上述实例是我教《认识人民币》真实发生的一件事,也相信很多教师也遇到类似事件。此时,我们应从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回答错误问题学生心理、性格,先进行及时的安慰,使其得到其他同学的理解,安抚弱势群体学生的同时,要运用激励性言语,树立起自信心。同时,也要及时教育活跃学生,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犯错是人之常情,谁到有犯错的时候,要用理解和鼓励的心理与其他同学相处,并帮助他们。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全面的安慰和教导,鼓励弱势群体,引导活跃学生,进而从整体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
(一)对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教师言行在教育教学中对弱势群体有着安抚作用,可以影响性格内向学生建立自信心,获得其他同学的理解与尊重,具体表现在语言和行动两个大方面。首先,教师理解和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为性格内向学生说出心声,不会让他们在被其他同学嘲笑时过于难过和自卑,可以为性格内向学生及时解围。其次,教师的及时安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提升教师良好形象,对于实施关爱教育,和拉近师生距离具有直接影响。另外,也是确保教育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契合“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教育主张,强化教师育人作用。
(二)对活跃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教师言行具有教育引导作用,可以让课堂活跃学生认清自身不足,并促使其向良好的一面发展。以文中学生自述发言错误被同学嘲笑实例,我们可以发现,实践教学中,有很多活跃学生,与弱势群体学生相反,他们课堂表现较为活跃,自控能力偏弱,会口无遮拦地对表达自己所想。但更多的都是讥讽与嘲笑,这样突显自己来获得成就感。对于这样的活跃学生,教师要进行及时制止与引导教育。首先,要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当同学回答问题、习题做错时,不要嘲笑他人,要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也包括他们。其次,要引导活跃学生去理解和鼓励身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他们的一次鼓励和帮助,会改变内向学生心境,会让他们感觉到同学的友谊,也会使他们快速融入班集体,慢慢的试着和大家交流并成为朋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康人格与良好心理素质,帮助活跃学生形成不骄不傲的高尚品质,并获得更多教师和同学的称赞与认可,使他们学会懂得关爱和照顾弱势群体。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言行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不仅可以安慰与安抚性格内向学生,鼓励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还可以教导活跃学生,使得他们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形成高尚的品质。这样才能达成双向教育引导,最大限度发挥教师言行功效。
参考文献:
[1]陈晓静.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J].科幻画报,2018,000 (004):P.147-148.
[2]吴雪稳.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读与写,2019,16(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