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的问题与实施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杨桐
[导读] 当前科学教育已经成为各个学段教育的重点关注领域,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是一个人接受的科学启蒙教育
        杨桐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当前科学教育已经成为各个学段教育的重点关注领域,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是一个人接受的科学启蒙教育。通过对当前幼儿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幼儿科学教育被等同于科学课,幼儿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提出当前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路径有:丰富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幼儿科学教育资源开发多边化、发挥幼儿科学教育交叉融合的优势。
        关键词:科学教育;幼儿科学;科学教育资源
        信息化社会中,科学技术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国家兴衰都是至关重要的,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是每一个人成长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科学教育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学龄前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萌芽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不断增强的独立感使他们愿意自主地从事一些学习活动,同时学龄前儿童闲暇时间较多,因而科学教育的实施更加具有可行性。据此,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幼儿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科学教育不但是幼儿园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每个人接受科学教育和形成科学素养的基础阶段。幼儿科学教育的主体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要区别于小学的科学课程、中学的生物课程等,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科学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五个领域之一。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科学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之一。从教育部先后颁发的文件可以看出,幼儿教育中科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幼儿科学教育的作用体现在早期接受的科学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科学素质、科学态度、科学行为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当前我国幼儿科学教育的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一线幼儿教师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科学教育被等同于科学课
        有学者指出,从改革开放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传统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典型特征是“常识教育”。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幼师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往往会过于强调科学现象的原理,却忽略了幼儿对科学原理的探索过程,忽略了对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养成。这也反映了幼儿科学教育仍然被很多人、甚至是幼儿教师等同于自然科学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为以讲授自然科学常识为主,在教学目标上以知识性目标为主,这体现了当下幼儿科学教育仍然没有克服幼师讲授、幼儿学习的教育模式。因此,由于教育对象、学习主主体、学习环境等具有特殊性,幼儿教师不能将幼儿科学教育简单当作科学常识课进行,幼儿科学教育课程与生活相联系,强调幼儿的主动建构是幼儿科学教育开展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幼儿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
        幼儿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主要体现在当前幼儿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主体以幼儿园为主,忽略了其他主体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不同家长的职业背景、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都可以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来源,实际在幼儿科学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家庭的课程资源被极大的忽略了,这也违背了家园合作的教育理念。当前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以幼儿园自身为主,主要表现为园内图书、科学实验设备、园本课程等,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比较单一。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表现为室内资源和室外资源,受到班额和幼师精力的限制,幼儿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往往较为简单,缺乏有价值的开发,每一个幼儿园都有活动角、科技角,但对科技角的开发和利用一般只有幼师自己,开发主体单一且缺乏有效开发。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路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幼师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教育手段,在丰富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幼儿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主体多边化,发挥幼儿科学教育交叉融合的优势,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儿童科学素养。
        (一)丰富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当前国内幼儿教育阶段政策对学习领域做出了要求,但每一领域内的内容缺乏相应的详细指导和规定,因此与小学、中学阶段的科学教育相比,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的同时,也给了幼儿教师极大的自主权,一方面,幼师对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自己园内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另一方面幼儿的科学教育内容应该更加丰富。有学者指出,传统教育方式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影响根深蒂固,教育内容同样受人诟病。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不仅应该有科学知识,还应该包括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等。因此幼儿园要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调动儿童的感官,丰富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二)幼儿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主体多边化
        信息化时代,幼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在利用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幼儿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主体多边化,促进构建多位一体的科学教育资源共同体。通过不同家庭之间的交流共享,提高家庭科学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鼓励家长发挥自身职业特长,定期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带来科学普及教育课,发挥家园合作的力量。社区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现在社区内的各行职业提供的人力资源,如科技工作者、加工工厂、高新园区等,通过与社区内各个单位建立合作联系。在“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资源共同体基础上,调动多方力量促进幼儿科学教育。
        (三)发挥幼儿科学教育交叉融合的优势
        当前幼儿园课程中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科化的科学知识为主,这样的科学教育课程设置单一化,不利于幼儿广泛的科学兴趣的培养。综合学科和横向学科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各个领域教育的目的,幼儿科学教育应发挥幼儿科学教育交叉融合的优势,在科学教育中渗透对幼儿审美的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美,培养幼儿形成科学的观念,帮助幼儿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发挥幼儿科学教育交叉融合的优势能够真正体现科学教育的综合性,为步入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幼儿科学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而且直接影响着儿童科学观念的形成。传统的科学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科学教育的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幼儿教育的内涵,做好科学教育的的启蒙工作,激发每一个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为幼儿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行为和逻辑思维奠定基础,通过幼儿教师与社会各界的力量合力构成多边主体,共同促进幼儿科学教育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20号)[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 61459.htm,2001-07-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3.
        [3] 高潇怡.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问题与改进——基于对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借鉴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1):30-36.
        [4] 李学书,范国睿.基于STEAM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变革策略[J].教育科学,2020(01):82-90.

        作者简介:杨桐(1997—),女,山东青岛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