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唐伟
[导读] 陶行知教育家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其核心就是生活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
        唐伟
        重庆市合川区蒲溪完全小学
        摘   要:陶行知教育家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其核心就是生活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本文重点分析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探究了影响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巧用生活素材、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挖掘生活资源、鼓励课外阅读等多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阅读教学;应用
        陶行知是著名的现代教育家,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生活教育是核心组成部分。生活教育主要就是包括生活原有的事物,并且让学生接受到生活必需的教育,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就是以生活为基本导向,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这不仅仅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阶段,与学生的基本生活相结合,还需要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教育因素,以此实现教学做合一。与传统的教学思想相比较,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可以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第一,生活教育理念的提出,能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1]。生活教育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小学生了解的生活要素、情境等,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第二,确保学生能了解生活与语文阅读的关系。生活教育能提升学生对阅读本质内容的理解,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得学生的生活情绪不断提高。
        二、影响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对阅读教学生活化重视度有待提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许多教师更加关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但还有一部分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生活化的概念了解不足,不理解阅读生活化的基本理念,也没有意识到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意义,仅仅将阅读生活化作为当下流行的教育话题,没有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概念[2]。对于这些教师,需要明确生活教育理念与语文阅读教学融合的意义,并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
        对于生活化阅读教学的发展来说,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并且实际的实施过程还会面临许多影响因素,需要不断实践。就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现状进行分析,部分教师都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与生活经验进行融合,导致教学脱离学生实际感受。基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入生活经验,能使得学生更加了解阅读文章的内容,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三)开发利用校内外生活阅读课程资源不足
        针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资源进行分析,主要有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构成。小学阅读课程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指定教材的课文,教师更加关注如何传递语文知识点,而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重视度不足[3]。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空间,选择教育意义较强的资源,将社会生活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由于这一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较少,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利于贯彻生活教育思想。
        三、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巧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生活化教学以阅读兴趣培养为基础,小学生年级较小,社会阅历也不丰富,所以在学习时,更加习惯形象化的事物。

其实生活中随手可见各类生活素材可以应用到教育里,如陶行知先生曾经说道:“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 “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可以结合语文阅读的需求,收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素材,例如比较常见的人物形象,创设生活情境等[4]。例如,在教学《亡羊补牢》一文时,我们结合课文教育学生人不怕做错事情,就怕做错了不及时改正,时间长了,最后可能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案例,以其作为事例感染学生,能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二)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
        创设生活气息浓厚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属于实现生活化小学语文阅读的关键需求。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确保阅读教学的过程更加形象、生动,并将阅读教学情境还原到真实的生活情景当中。从阅读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后,第一个环节就是导入环节,并且激发学生对阅读知识的兴趣,稳定学生的情绪,为其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5]。例如《我爱家乡的杨梅》一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如作者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写一篇关于事物的文章,从而加深学生学习体验,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三)挖掘生活资源,解决学生阅读难点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构成部分。教师需要对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以此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的重难点内容[6]。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描绘小兴安岭的美好景色。对于小兴安岭的描绘过程中,作者使用大量的比喻句,如: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小兴安岭的景象,以多媒体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鼓励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学习对培养其综合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陶行知教育家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语文知识,并使其真正运用到生活中,还能显著提升其阅读能力。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的含义表达出来。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使其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有效的拓宽教学资源,还可以不断提高阅读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四、结束语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化教育思想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阶段,实现生活化的教学,主要就是将生活中的因素与阅读教学互相融合,使得阅读课堂更加灵动,并打造出生活气息浓厚的语文课堂。我们应当更加关注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制定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发散性与创造性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延利.小学语文教学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31):79-80.
        [2]辛立丽.基于陶行知教育理念构建小学语文课堂[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9):41-42.
        [3]蔡凌芳.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68):21-22.
        [4]薛宇驰.浅探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J].求知导刊,2020(22):49-50.
        [5]黄亦玲.基于陶行知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8):73-74.
        [6]蒲永红.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名师在线,2019,(26):29-30.
        作者简介:唐伟,重庆市合川区蒲溪完全小学,1974年10月,男,汉族,重庆市合川区,籍贯重庆市合川区燕窝镇,一级教师,大学专科学历,小学语文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