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徐汉泉
[导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中国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使中国的课堂教学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了高效课堂
        徐汉泉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中学   514745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中国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使中国的课堂教学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了高效课堂。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并探讨了如何将互联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学习资料;经典图书;
        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备课、教学和研究的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了语文阅读课,给语文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分享经典书籍,创设教学情境,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品鉴、赏析不同的文章,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更重视基础知识的灌输,导致部分学生在面对一篇文章时首先是寻找是否有能够仔细品鉴的句子,分析句子的结构和特点,完全忽略了要感受课文的整体感情基调。语文这门学科看重的是情感的表达而不是知识的灌输,但部分教师却很少引领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部分教师忽略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传授课本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训练强化自己的技能,很难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能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兴趣低下。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很少和学生交流,也很少给学生发表自己感想的机会,因此很难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具体措施
        1. 运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授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发生很大改变,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例如,《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播放《木兰从军》电影中的经典片段,从而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愿望。在视频播放后,教师可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深刻理解文中出现的一些句子的含义,并思考木兰具有什么品格。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能够主动分析整篇课文,发现这篇文章中的押韵语句,感受故事的描述方式,由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独立完成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能体会到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2. 结合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网络资源能够极大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由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点内容,不同的作者在表现手法上也不尽相同,学生学习起来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在学习《陋室铭》时,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背景不是很了解,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了解刘禹锡的生平。在背景知识的补充中,学生能够对作者刘禹锡有一定的了解,从而结合作者的经历联想在这篇文言文中表达了什么。文章在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就已经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即便自己所处的环境没有什么特点和优势,但是有才华的人居住到这样的房屋中,也不会使屋子变得简陋。教师可追问:作者的这一态度说明了什么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顺利地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学习。又如,《爱莲说》一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通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高尚的品格。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历史上还有哪些诗人的著作采用了同样的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不同类型的文言文,带领学生感受古人通常都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文学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通过校园平台分享经典图书
        课外资料的拓展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实现。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网络平台,让教师将适合这一年龄层次学生拓展的内容发布到平台供学生浏览。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首先分享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并向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也会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教师可在网络上搜索学生推荐的书籍,并放到校园的内部平台图书馆中,供学生阅读。通过交流与分享,学生不仅能够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交流能力,由此提高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总之,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可以优化语文课堂,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什么,再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习资料,分享经典图书,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高授课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梁岩岩.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语文深度学习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2]赵以宗.试论教育APP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观察,20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