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卢予芳
[导读] 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学习能力等为依据分小组
        卢予芳
        鱼台县实验小学 山东 济宁 272300
        摘要: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学习能力等为依据分小组,然后在给定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学习互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初步掌握甚至内化吸收的一种学习模式。基于此,以下对合作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引言
        合作课堂促进了学生们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合作课堂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路径之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促进学生们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数学学科探究性较强,而且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比较琐碎,所以要求学生需要具备归纳总结技能。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想要取得高效的教学成绩,需要在教育制度改革中下足工夫,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适应新时代课堂的发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主要取向,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参与学习的主体应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进行交流。从小学数学教育方面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法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应当存在积极的互赖关系;第二,学生应当展开促进性的互动学习过程;第三,小组内部应当进行分工合作,每一个学生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第四,教师通过教学培养、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第五,学生能够在小组内部进行自评和互评。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有效教学理论、群体动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为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些理论指出了学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小组合作教学法应当实现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科学合理分组,提升合作学习质量
        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展开数学教学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分配学习小组。一部分数学教师为了方便,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前后桌的形式或者是左右邻座进行小组学习,这种现象带来不利的效果就是学习好的和学习好的一组,学习差的很容易和学习差的一组,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参与热情不高。因此,教师要创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好坏学生比例要适中,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对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形成一帮一的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完成后,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教师可以随机出一道练习题,如“老师这里有一些人民币,你们每个小组分别来认识人民币,我们一起看看哪一个小组认识的又快又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大大提升,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学生们分工合作,有的人快速认识完1元钱,有的快速认识完10元钱,有的人快速认识完20元钱等,通过小组的相互配合,各个小组非常快速地认识完所有的人民币。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合作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增强教师在合作教学模式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有效的沟通和目标导向的积极讨论、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和组织都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于小组中的成员而言、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相互之间的信任和配合,能使一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增强合作学习的参与感、责任感。

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由于学生目前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有限,对于合作学习的技巧也比较缺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一种常见现象,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也往往导致在合作学习中由于一些分歧而影响问题的处理效率,合作学习模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专业的引导和组织,促使学生进行高效的、有收获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地实现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结合教材设计合作探究任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以此来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任务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指引着学生的自主探究方向。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小学教师应当结合数学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设计一些合作探究任务,并将这些任务以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然后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除了要考虑到教材内容,教师在设计合作探究任务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保证合作探究任务的难易程度能够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相匹配。
        (四)利用合作课堂强化学生思维
        教师应该掌握学生合作交流的节奏,合理掌握教学方式,做教育教学的控制者和指导者,指引学生前进方向,也要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紧密联系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通过合作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做进一步的研究,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掌握知识,从而使整体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共同学习中,能够互相激发自己的潜力,从而达到思维强化的目的,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生们学习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确定起跑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出示校运会100米比赛和400米比赛的场面,组织学生小组们交流在起跑线上发现的情况,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起跑场景,比较不同点,从而引入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学生们充分交流得出结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中能够让学生们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结束语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突出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主体性,进而提升小学生学习成效,提高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参与其中,自主思考、探究、交流,能够有效解决数学难题。但教师对如何正确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还存在一些误区,所以实际教学成效并不高。
参考文献
        [1]陈红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2020(14):90-91.
        [2]孟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重要作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2):60+62.
        [3]朱继兴.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69-270.
        [4]陈彩霞.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9(38):78.
        [5]韩子学,韩晖.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2019(1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