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丽婷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瞻榆镇明德小学校 吉林省 白城市通榆县 137200
摘要:自推广素质教育改革以来,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受到了各大学校的重视,积极的加入素质教育之中。最重要的还是小学生的教育发展,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正是学生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因素干扰。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能力非常强的科目,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们的独立自主性。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整个学期生涯中,小学是所有学生们步入正式学堂的第一步,小学时期也是学生们最重要的一步。对于数学来说,一直是学生们较为复杂的科目之一。其实在小学时期,数学教学通常是较为简单、基础的知识,数学教师们可以利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对学生们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多锻炼,主动思考,给学生们多方面的进行思维逻辑的训练。
一.培养小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在校小学生们的年纪大多在10岁左右,虽然是行为思想尚未成熟的年纪,但也是思维逻辑初步形成的时期。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时候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对数学的知识点掌握的不够清楚,但对学生们来说,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故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教学,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道路奠定夯实的基础。且数学教学有着严密的逻辑性,能让他们对未来思维逻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概念,促进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1]。
由此可知,培养小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接受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甚至影响对其他的科目或平常生活中,如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也会需要逻辑性方便语文文章的解题,或平时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数学思维逻辑能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逐渐实现学生们未来的全面发展道路,促进多样化教学方法,让他们学以致用,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小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1.进行教学强化训练,锻炼学生思维逻辑性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掌握数学的基本计算能力,提升计算速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们养成较为准确的判断能力,故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们的感知能力,锻炼学生们的思维逻辑性。一般的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容易分心,数学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有趣的教学课程,让课堂教学充满乐趣性,积极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促进教学进展。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细节对学生们进行构思教学,例如,树上原来有9只小鸟,又飞来3只,一共有几只?原来有9只小鸟,又飞来3只,飞来的比原来的少几只?原来有9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原来的比飞来的几倍?通过诸此之类的问题对学生数学基本的感知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意识[2]。
2.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们应保持着一个积极主动的状态,特别是小学时期,学生们最是活泼好动,对于学习的定义也不是很清楚,数学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备课方面多准备一些小学生们感兴趣的课堂内容。
在时代的发展下,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借用PPT等图画模式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们思考。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等课程时,小学生们的三维空间构想较为模糊,不太能理解数学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可以利用PPT的方式,将生活中一些正方体的物品等展示出来,再给学生们分析了解正方体的特点,更好的引入数学教学内容,既给小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能给课堂带来趣味性[3]。
3.活跃教学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关系
传统的教学课堂氛围一般较为严谨,通常会让小学生们感到紧张,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他们的思维拓展,反之,活跃的教学课堂氛围,有助于小学生们发散他们的思维空间,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可以组织一些有关于数学内容的游戏比赛。
例如“我来出题你来做”,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出题,控制相应的时间给学生们答题,最后答题最快且准确度最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小礼品鼓励;或让同学们出题考验教师,看看哪位学生的题目能难倒教师,刺激学生们的好胜心[3]。以此拉近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尽可能的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们对学习的自信心。或结合生活中的事物给学生们出题:小红和爸妈去买糖,每颗糖1.5元,若想每个人都能吃到糖果,一共需要多少钱呢?糖果是小学生们喜爱的零食之一,学生们对这个问题解答起来会比较感兴趣,结合小学数学所学习的乘法进行计算,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们,教师们可以进行学习分组,利用“一帮一”的教学方法,带动更多学生进行思维学习,最大程度的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4.利用错题,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判断
教师们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们的思维判断能力,借助易错类型的题目激发学生们独立思考。在学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大部分学生们总是习惯性的先加减后乘除,例如:计算2+3*5-3时,数学教师和学生一起计算,教师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故意先计算2+3,得出错误结果22。再和学生们的结果相对比,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疑问,引发他们对错误答案的思考,再给学生们讲解错误的解答方法,使其能够明白错误的原因。通过类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多提出质疑,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3]。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改革,在小学的教育中也似以往的传统教育不但注重学生们的知识学习培养,同时还要兼顾着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向。学生在学习阶段也不仅是追求正确的答案,更多的是对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和总结,进而得到更好的教育。教师们也应该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多引导学生们培养思维能力,锻炼学生们对学习或生活中事物的分析能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国玲.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55.
[2]葛碧艳.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策略分析[J]. 新课程,2020(5):184-185.
[3]万振兴.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20(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