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李细正
[导读] 现如今国家制定了新的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课堂学习时间转让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
        李细正
        临武县水东镇接龙中心小学    424300
        摘要:现如今国家制定了新的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课堂学习时间转让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探索数学知识点,并学会利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理论和公式,促使学生在钻研数学知识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这些年国家制定了新课改的教学标准后,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索时间,让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学会将自己的探索结果,利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设计适合学生的引导模式,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点中,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一、数学语言表达概述
数学语言通常有两种表达方式,分别是口头和书面表达。数学语言在表达中,基本上是利用数学语言讲解理论和概念中的问题,将问题的解决答案,利用数学符号、公式或者理论进行阐述,深入分析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并将其换换成其他人可以听懂的数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1、创设良好教学氛围
教师在该课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教室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积极使用数学语言表达自身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例如,在“图形的运动(一)”中,教师可以在网上随机选择一个不规整的图形进行旋转,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了解图形运动的规律。当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以往的听课反应情况,将全体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给学生留上部分交流时间,让学生针对自身看到的图形运动视频进行讨论。当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推荐一名组员负责讲解该组的讨论结果,要求学生利用这节课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回答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利用数学语言给学生系统阐述这节知识,提升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掌握程度。然而全班人数较多,教师每节课应引导不同的学生进行发言,促使全体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利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知识的机会,这样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给学生制定后面的讲课内容,增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尊重学生差异性
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直接影响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该课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时,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按照学生的数学基础设计分层提问内容,给学生明示探索学习的方向,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引导他们在钻研数学知识点时,学会利用数学语言解决教师布置的问题。例如,在“位置与方向”中,教师可以根据这节内容,给学生制定难度不同的问题,比如东南西北分别代表什么含义?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根据学生以往的作业完成情况,将全体学生混合组成多个队伍,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教师制定的问题。当学生将问题探索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机挑选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让他们利用数学语言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在回答中,出现数学语言使用不当的情况时,教师应立足这节知识,给学生进行适当提示,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促使学生在改进自身的数学语言表达内容时,加深学生对这节数学知识的印象。
3、丰富课堂活动
教师在该课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时,应结合教学知识,适当丰富课堂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不同的活动中,学会利用数学语言表达自身的见解,使得学生学会在脑海中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演绎的方式,在网络上查找学生购买东西的场景。当学生对人民币的价值和使用方式有了基础认识后,教师可以按照前面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角色,在课堂上利用数学语言进行角色演绎,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演绎的内容,分析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知识点的能力。并在学生角色演绎结束后,系统点评学生在演绎中的优劣,告诉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表达人民币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这节内容的认识程度。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先在黑板上给第一名学生列举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让学生利用数学语言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答案进行讲解,然后让第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解决答案,运用数学语言给第二位学生重新列举一道数学题目,让第二位学生借助数学语言进行讲解。如果学生在参与游戏中出现解题过程讲解错误或者答案不正确的情况时,则让该同学将上一位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利用数学语言进行复述,促使学生在复述中,提升自身对类似题目解决方式的了解程度,加强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时,可以借助教室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差异性,设计分层提问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语言参与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水平,全面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春平, 何小元, 何良梅. 小学数学课堂中正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 赤子(上中旬), 2016(22):193.
        [2]黄桂义. 农村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6(z1):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