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林目孔
[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教育模式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方法
        林目孔
        福建省漳浦县丹山中学,福建省漳州市36321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教育模式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方法。就历史学科而言,与互联网相互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本文就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为例,探究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历史的教学的措施和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历史;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为例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是养成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初中的学生开展教育,历史教师应该立足于对学生情感态度和精神建设。虽然历史课文中的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风情已经离现在很遥远了,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对于后世都是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丝绸之路就是典范。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观念落后
        现在有一大部分的学校教育考核目标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最重要指标,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主要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历史教学中情感的传递和价值观的引导,没有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1]。
(二)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部分教师上课前的教案准备不充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传记和历史故事不能将其中想要表达堵塞物思想情感表现出来。上课过程中对于历史事件的背景描述不清,而且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差,认为文科主要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就是可以考试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不断的给学生划重点进行记忆和背诵,导致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对历史没有探究的兴趣。
(三)教师教学的方法死板,教学空间有限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书本教育,教师讲授历史知识的唯一来源就是课本,仅仅通过对课本内容的照搬,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没有起到帮助作用,也不能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增加知识的储备,非常不利于学生精神和情感建设。
二、互联网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通过互联网的学习,学生对于理解和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加深印象。例如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办法将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一一理解,有些重点内容也没有听懂,部分同学害羞不愿意提问,这样就会造成知识脱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做课件,上课结束后可以将课件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复习巩固。
(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历史学习的课程当中,很多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年代相对于来说已经比较遥远,因此在课程中,学生只能通过书本上的图片和教师讲解中了解。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发达,教师可以利用影像、视频等方式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体会其中的文化精神。
(二)可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现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现有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还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多传授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智能化的教学设备提前做好相关事件的背景调查和教学提纲,通过视频或者是图片的方式在课堂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在浪费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可以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情感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思想建设的关键时间。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通过简单的图片和文字很难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达不到通过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因此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一些历史事件放映出来,让学生可以产生情感的共鸣[2]。
三、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明确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
        历史课程的安排,主要是为了后世的人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我们所处国家的历史发展,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值得学习的文化精神,也可以学习到祖国发展至今的艰难,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在中国的自豪感,建设起学生的爱国精神。
        例如在学习《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为例,要通过互联网将一些关于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相关背景整合起来,将丝绸之路建设的艰难和中国逐步变强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结合一些比较慷慨激昂的音乐,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挖掘更多的教学素材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历史不应当只是从课本上进行了解,教师和学生应当都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度的挖掘历史知识针对于一些较为具有正能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度的挖掘,再将互联网与事件人物相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中的关于汉朝、两汉的知识中,对关于汉武帝的内容进行学习时,可以将汉武帝的功绩进行深度的挖掘。例如汉武帝时期实施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使西汉边疆得到平静。派张骞开通西域,开创丝绸之路,加强对西方国家的往来,并开发贸易市场。兴修水利等等,可以让学生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有教育学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课题的设计,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通过互联网的查询和筛选进行课题的整理,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就是作者通过新疆乡土历史的考察和结合我国现在经济快速的发展而进行研究的历史专题研究,初中理解课堂通过在网络的支持下,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开阔视野[3]。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互联网技术对于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互联网技术的利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所产生的弊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根据学生的感受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历史教学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赵基荣. "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为例[J]. 求知导刊,2020(9):82-83.
        [2]韩明磊. 互联网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 神州,2020(7):138.
        [3]林宇龙.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的整合研究[J]. 考试周刊,2021(12):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