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陈真
广东省徐闻县城北乡大黄中学 524100
摘要: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础,而班主任不仅负责学科教学,还要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使其在舒适、愉悦的状态下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对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班主任工作也越来越被挑战,新观念、新理论、新实践、新问题、新方法、新举措和新经验等等的考验,如何更好管理班级成为每个班主任追求的目标。那么怎么才能更好地实施班级管理呢?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浅析。
一、忠于职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以外最熟悉的场所,班主任则是学校生活中与学生相处时间最久的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好的行为都会被学生观察到,被学生无意识地模仿。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必须要意识到规范自身行为的重要性,时刻将为人师表记在心上,用严格的规范约束自我,成为学生的榜样。我在工作中十分看重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不论是课堂教学上的行为表现,还是平日的细节表现上都高度警惕,比如我平时上课或总是提前到教室,下课时也会每次都叮嘱学生注意安全,并且能亲力亲为的事情绝不假手于人,课间常常自己擦黑板、整理教具,无形中让学生明白守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道理,间接地促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日复一日地以身作则,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更加高大,许多学生都在“给班主任的一封信”中表达对我自我约束能力的肯定与崇拜,愿意以同样的标准自我要求,这便是令我最欣慰的事情之一。
二、重视班委建设,强化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要想组织一个良好的班级,班主任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班情的管理制度,使同学们共同遵守。班主任可以通过日常观察选取一部分品学兼优、思想端正、责任心强且服务意识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将管理班级日常事务的方法与技巧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带着强烈的荣誉感继续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从而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形成良好的班风。在培养班干部时,我常常告诉他们班干部的称号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履行了责任,荣誉才是真实的,既然做了班干部就必须以更高的要求自我约束。班主任同时也要定期考察班干部的思想状态,确保其自觉规避了错误的思想。因此我所带的班每周都会举行一次针对班干部的例会,会议的内容就是班干部的自我反思与批评,结合客观的班级评分状况以及主管的自我感受,要求班干部给出真情实感的讨论,而我也会放下班主任的架子,进行相应的反思,带动班干部的热情。
三、倡导民主管理,给学生自由施展的空间
班主任要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观念,树立民主的管理思想,具有以民主的姿态与学生协商的态度。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矛盾,班主任都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切忌独断专行,将学生看作必须服从的傀儡。班级内的所有事务都要朝着帮助学生发掘潜能的方向安排,班主任要思考如何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调动其积极性,把班级中的具体事务交给学生来做,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放手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担任主角、施展才华,努力让学生从“要我做”中解放出来,变成“我要做”,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和活动中的真正主人。
四、创设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凝聚力是一个班级能够成为整体的必备条件,班级只有具备凝聚力才会给学生带来归属感,使学生愿意在班级中遵守共同的守则,听从教师的教导,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同班的其他学生。班级一旦丧失了凝聚力,将会长期处于死气沉沉的状态下,导致学生失去应有的活力。因此,我把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点。据我观察,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大多十分活泼好动,渴望得到他人的注意力,继而展现自我的独特性。
于是,我在班级中常常组织集体活动来激活学生的表现力,例如开展讲故事,唱歌,赛跑,篮球赛等活动,让学生拥有释放热情的机会,这一方面给予了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增进了学生间的了解,使学生更迅速地建立友谊。在不断组织这类活动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信任学生、认可学生的爱好也是师生相处的诀窍,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学生思想不成熟这件事是客观存在的,并给予积极的态度,引导他们慢慢了解客观世界的正确处事方法,怀着一颗有爱的心与他们相处。班主任只有将自己也看作班级的一份子,班级的凝聚力才能真正地形成。
五、关心、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爱既是教育的根基也是归宿,班主任必须要对学生表达充足的爱意,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自愿接受班主任的教导,成长为一名充满正能量的青少年。在工作中有一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班里有名学生满眼泪水地来办公室找我,跟我说再也不想上学了,请求我帮忙联系她的父母;通过交谈我了解到,这名学生在期中考试中的成绩下滑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是考试时身体不舒服,许多题目都来不及答完,于是感到平日的努力全都作废了,无法接受这种结果。初中生的抗压能力与抗挫能力都比较低,平日里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我先是安抚她的情绪,拿出纸巾让她擦干眼泪,为她倒上一杯热水,让她在沙发上休息一下,然后再以亲切地态度跟她聊天,告诉她学习的目的不只是考满分,并根据我平时对她的了解,故意提问一些她已经掌握的知识,让她相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我再与她一起分析这次考试的结果,将考试前后的注意事项讲解一遍,让她避免再以后的考试中再出现身体不适的问题。
六、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为师生架起桥梁
虽然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核心力量之一,但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不能仅仅依靠班主任,任何参与其中的教师与学生都应做好自己的工作,共同建设文明班集体。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学会寻找外力支持,多与班级其他任课教师合作,遇到问题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做到集思广益。比如说,我平时十分注重和任课教师的沟通,在不上课的时候经常到教室门口观察学生与教师的相处状态,课间和课后也会以聊天的方式向教师和学生了解情况,寻找潜在的问题并提前预防。在平日的管理中,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较为常见,这也是任课教师最容易与学生发生矛盾的场景,有时任课教师还会带着迟到的学生到我这里寻求“裁决”;针对这种情况,我通常是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先向任课教师道歉,再跟任课教师讲清楚我会依照班规对迟到的学生进行怎样的惩罚,解决当下的事件;随后,我还会继续与任课教师讨论怎样设置合理的预防机制,避免学生迟到,并与任课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讨论,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
七、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拓展校外教育
在全社会教育理念不断进步的当下,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提升,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孩子的教育上。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十分普遍,带有这种心理的家长在把孩子交到学校后,会分外关注学校教育的内容与状况,而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家庭的重要沟通纽带,需要合理地处理家长的诉求。在工作中,班主任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学生身上的变化,对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状况、性格特点与能力水平了然于胸,另一方面要积极去家长进行配合,定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从而配合学校开展课外教育,实现良好的家校配合。又一次我们班上转来了一名新同学,他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平时无人照料,在性格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待学习的态度十分不端正,甚至偶尔会无缘由地对同学恶语相向,引发了班级其他学生的不满。对该生我采取了扬长避短的方法。因为我发现这个学生成绩虽差,体育成绩却良好。于是,在一次班会课上,面向全班同学宣布:“张明生同学是我们班新来的优秀体育选手,不久的校运会上,将是我们班体育猛将,为我们班争光---”。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我满怀深情地看了他一眼。他对我报以友好的目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若要担负起这一项重任,我还要不断结合前人的经验与自己的实践进行提升,在工作的道路上不断完善,尽心尽职地完成日常事务的细节工作,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成长与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润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1
[2]兰声波.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J].新课程:教育艺术,2013
[3]胡古月.浅谈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J].教育管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