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妙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九小学 广东佛山 5281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健康处于发展阶段,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因此教育部门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视为教学重点。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感受到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重要影响。因此,教育者应抓紧培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目标并贯彻落实,为社会优秀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学;实践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德育教育被列为重点发展教育,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质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的人格健全,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发展打下牢固的品德基础,全方位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就核心素养下如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立德树人实践进行探索。
一、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意义
传统教学中,由于学校德育课分课不公平、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德育教学理论落后,导致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理念,引导小学生掌握必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为提高小学生在以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小学生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主要分为文化基础(科学精神、人文底蕴)、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勇于担任、实践创新)[1]。
德育教育是教师对小学生在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理想信念、民族精神、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将核心素养、德育教育相结合,真正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修养
现在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很多小学生处于一个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中,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受到来自长辈的过分溺爱,在学校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心理上的偏差。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学生,从小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因此在核心素养下立德树人的理念影响下,教师首先要懂得修身养性,先提升自身修养,才能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自身修养,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一课时,教师在介绍完文字的发展史后,可以带领小学生一起阅读一些国学文献,中国以儒学思想为思想理念,所以教师可以在《论语》中选取一小片段与学生进行共赏,如“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告诉我们要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这样不仅让小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还能从小树立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从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德育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德育教师应当牢记“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理念[2],并将理念巧妙的融合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下逐步长成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热爱祖国的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人值得我们敬佩,除此之外借助课程向小学生讲述有关在家乡的英雄烈士,例如广东省的英雄烈士有“吴勤、苏建中、高恬波、陈垣、邓培”等多达73烈士,讲述这些烈士的伟大事迹,这样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德育品质,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小学生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缺少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很强的奋斗欲望,德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新型教学模式,如利用绘本、动画片来引导小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课下德育教师还要时刻留意小学生在校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面对面一对一的进行开导,以好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讲的是社会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苦付出,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小学生养成了日常吃饭挑食、浪费食物的不良行为,教师可以结合这个要点,用悯农这首诗来开展教育,甚至还可以带领小学生去田间亲身感受农民农耕的辛苦,在帮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相关播种技巧和知识,这样不仅让小学生更加珍惜粮食,也培养了小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还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从校园实践中实践立德树人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处于成长初期,在成长阶段里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去探索,所以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很小,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利用业余时间经常组织一些校园活动,鼓励学生都参与进来,丰富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建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其开展成班会,让小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处和有趣的事情,列举几件让自己终身难忘的事情。之后可以布置课后作业比如:回家给父母洗脚、给父母按摩、给父母洗头。通过这些小事来培养学生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五)家庭学校互相合作
除了学校,家庭是培养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场所,但是很多家长与学校、教师保持联系的内容主要是盯着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有关心学生在校发生的事情,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此学校要时刻与家长保持沟通,时刻分享学生在校表现,也让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亲子课、亲子讲座,让家长与学生都参与进来,不仅可以拉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还能建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现代通讯工具,实时汇报小学生在校表现,学生和家长也可以利用通讯工具完成教师布置的德育教育任务。学习还可以开展“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亲子德育教育讲座或者班会,也可以举行“波浪球、神秘图形、二人三足”等亲子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联合起来,还能拉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距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关系着我国教育领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育部从小学开始抓起,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重视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教育。正所谓十年树人,抓住小学阶段正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机会,大力全方面地培养学生德育教育,推动我国教育领域未来发展,努力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拥有良好品质和高尚品德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叶云霞.双育融合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学科中德育的实施途径[J].新智慧,2020(3).
[2]徐美娟.小学德育教育的探讨——浅谈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明日,2019(30):0284-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