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从培养责任意识开始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黄学恭
[导读]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旨在塑造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
        黄学恭
        泗洪通州实验学校     江苏省  宿迁市        223900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旨在塑造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立德树人的角度去开展德育工作,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和实现教育工作目标。让德育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开始,使“责任教育”成为德育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德育教育,责任意识,学校工作
        引言:
        德育是一个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目前,部分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其教育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摆到了首要位置。为加强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和贯穿责任意识的教育,努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加强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当今时代,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我国正在经历两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形势和新局势,学校必须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为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深刻阐明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担当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践行以德树人的理念,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责任意识的源泉。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组织学生阅读中华优秀文学作品、我爱祖国演讲比赛、走进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近祖国大好河山、参观科技展览馆等,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祖国的美好,增强爱国主义情操。
        毛泽东同志曾在谈及国民教育时指出,“应使爱国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 回望历史,我国各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爱国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落实程度。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切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利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打牢责任意识的基础。
        目前,少数青少年学生的集体意识淡薄,国家观、民族观还不强。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使学生在责任意识的驱使下明辨是非,远离不良风气袭扰,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
        二、摆正教育态度,将责任意识落地生根
        要在德育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摆正教育态度,明确教育目标,以身作则在日常素质教育中渗透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责任意识不仅包含对自己言行举止负责,还包括为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者应该谨记言传身教,以自身言行为鉴,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参与能力。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引导学生为他人做事,为自己负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承担责任”的真实感受,将承担责任作为一种习惯和本能培养,从而在学校营造一种“人人负责,团结友爱”的良好学校氛围。[2]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就是培养学生一种坚定的责任心。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自身做起,做到热爱自己和他人,热爱生活和社会,热爱集体和国家,这是一种基本的责任意识。在教师这种责任意识的熏陶下,学生就会逐步形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社会、心中有国家的意识。以班会课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主阵地,以文化课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主要载体,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将责任意识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就更需要老师给以心理投射来成为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来源。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责任意识展露时给予正向肯定和及时反馈,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去不断加深自我对责任意识的认可度和执行能力,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心。
        三、抓好课堂主渠道,强化责任文化效应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言,课堂教学才是德育的主要渠道。课堂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互动的主阵地,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通过此渠道不断渗透责任意识教育。首先,应做到立足于教学源头,即从教材中找到责任意识教育的切入点。从学科知识中挖掘出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并抓住这些德育点,结合学科教学将德育和责任教育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充分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及时检测教学效果,将“悟学”理念有效渗透到每一教学环节。使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团结意识以及对学习负责的意识。
        其次,德育工作不是突击教育,应以渗透为主,以春风化雨的形式逐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避免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课堂效果,避免降低教学的效率[3]。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多方面考虑责任意识教育渗透工作的可行性,注重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从日常的点点滴滴,把握好教学和德育的实施节奏,力求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从而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学生”:对学习而言要学会学习,对同学要学会合作,对家庭要学会感恩,对社会、国家要学会奉献,对自然要学会呵护。
        当今时代教育越来越凸显出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和贯彻责任意识仍然任重而道远。我校的责任文化是:办负责的学校,育负责任的学生,做负责的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责任是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责任意识成为他们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品质,也是我国社会所需要的一种氛围和风气。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不能浮于表面,也不能和教学工作相脱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求索,逐渐渗透,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为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德育工作:以责任教育为核心[J]. 瞿长华.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版). 2016(07)
        [2]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J].刘瑞霞 赵德凯. 新课程(德育天地). 2021(01)
        [3] 责任育人育有责任感的人——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责任特色德育探索[J].朱元勇 胡裕志 吴思廉.福建基础教育研究(名校风采).202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