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国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五福街道作坊小学,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2400
摘要:在推进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情进行教学观念的革新,采用新颖高效的授课方式,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一种授课方式,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既能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帮助学生深入解读、准确掌握重难点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快乐学习,进一步推动学习进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此优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调整、优化和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和标准。相对于普通、单一的教学模式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第一,有效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在课堂中加入各式各样的师生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实现取长补短,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要想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就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拥有良好的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为了小组的胜利而积极主动地思考,实现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第三,有利于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和交流平台,还能使学生学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第四,实现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体现出来,较为积极主动的学生能够带动内向、能力较差的学生,使其在相互借鉴、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措施
1、科学划分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就是小组的科学划分。以往的小组划分方式无法兼顾全体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加以忽视,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佳。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秉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即:以学生为核心,采取科学的策略进行小组的构建,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获[1]。以“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谈话的形式导入课程:大家经常会去超市购物,那你是否留意过商品标注的小数点?利用问题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分组,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结合生活中的小数现象来学习课程内容,知晓小数的意义;接着,通过以旧引新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关于整数加减法的习题,初步认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最后,要求各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梳理重难点的知识内容,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优化学习效果。
2、明确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加以应用时,应该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更好地保障合作学习成效,即:向学生讲述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对具体的学习任务进行具体且详细的划分,让各组成员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通常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对课堂合作学习的目标及内容加以了解,以便学生高效完成学习目标[2]。
3、精心设计问题
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环节应该依托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合作学习的问题进行巧妙设计,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答来获得合作能力的强化,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以“圆的认识”为例,教师在课堂伊始环节可以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体属于圆形?利用问题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和回答问题,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然后要求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对生活中常见的圆形进行搜集,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和总结圆形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思维启发,学生能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认真交流,在小组成员的努力下得出正确结论,进而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课堂效率的切实提高。
4、注重反思评价
反思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也是增进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方式,在识别小组合作学习的劣势和优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结合评估予以改进,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实情进行密切观察与客观评价,有针对性制定措施来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并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展开评价,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3]。通常自评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方面进行总结,鼓励表现好的学生,增强其学习自信心;针对表现不佳的地方,引导学生反思和改正。互评可以是组间评价或组内评价,其中组间评价能有效调整小组中表现不佳之处,对表现好的地方予以表扬,实现学生的有效沟通,增强团队合作学习效果;而学生之间的评价能帮助学生优势互补。教师评价是指小学生在教师客观评价的作用下,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为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好基础、积累经验。
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营造活跃、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还能帮助学生创新思维、开发智力,促使学生用新的思路和思维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锻炼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划分小组,明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注重反思评价,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达到预期教学值。
参考文献:
[1]王耀飞.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18):40-40.
[2]周继红.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青春岁月, 2017, 000(031):181.
[3]付乾.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交流, 2017, 000(04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