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心中点燃交响乐爱的火花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徐玲
[导读] 欣赏高雅的交响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徐玲
        溧阳市第五中学  
        内容摘要:欣赏高雅的交响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中学音乐教课书上必修的内容。引导学生欣赏交响乐首先必须要破除学生对交响乐的敬畏感,给学生播放动画与交响乐相结合的动画片,这是一条捷径。善于把握学生的情感焦点和好奇心,精心设计每节课,是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从喜欢聆听动画交响乐,慢慢走向对交响乐的内涵理解,将使他们进入欣赏的更高境界,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动画交响       好奇心       作曲时代  

        动画与交响乐交融:找到让孩子们“走进”交响音乐最好的切入点
        古典音乐之所以未被历史的洪流淘去,保留至今,必有其独特的,永恒的魅力所在。任何艺术无论多么深奥,都来源于生活。其形成,都有一块脚踏实地的、与凡人相联系的土壤。即使是那高筑于艺术峰巅的交响殿堂,也是由食人间烟火的作曲家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相连起来的,任何人都可能循着一条路去欣赏他。
一、寻找交响音乐最好的切入点
    如何找到让学生欣赏交响乐的最佳捷径,是摆在每位普通音乐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大部分学生的音乐修养只来源于生活媒体的积累,音乐欣赏兴趣点只落在流行,通俗音乐层面上。对于欣赏惯了通俗和流行的中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与古典音乐衔接,慢慢接受古典音乐呢?怎样让学生通过音乐课喜欢更多更广的音乐呢?此时的教师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引导者。
         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要带着那么轻快,那么投入的心情,去上音乐欣赏课,备课的时候别人总是觉得很简单,但我做起来的时候却是如此之难,因为我想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特别是交响乐课的话,总要准备很多的材料,总要很多新颖的构思,要不,学生就会不买账了,思想走神了,眼睛无神了,学生无聊了,我只能无奈了。有好几次我在放交响乐的时候学生们就建议我放点流行歌曲听听,看着学生们趴在桌子上没劲,我心里也一直在想怎么能让学生们喜欢交响乐呢?
二、迪士尼音乐动画带来灵感
         有一次暑假里我去香港迪士尼乐园玩,里面有一项很受大人,小孩子们喜爱的节目,我带着好奇心排队进剧场观看,我惊奇地发现是美国迪士尼公司出版的5D音乐动画片《幻想2000》,里面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魔法师的学徒》等深奥的作品,它深深地吸引着剧场里每一位大人和小孩,他们看着听着,神彩飞扬,情绪激动,我也被节目所感染着。我内心喑叹:“原来古典音乐也可以这样吸引人”。回到学校我把这部音乐动画片《幻想2000》中的《魔法师的学徒》、《命运》交响乐、交响组曲《火鸟》第二幕等引进了课堂。结果正如想像,初中的学生并没有因为它是一部动画片而感到幼雅,他们被它所吸引,并且他们很快便能听懂了音乐,理解了作品的内含。
         我仔细的思索,为什么一部简单的音乐动画片能打动大家呢?不得不佩服迪士尼美术大师们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一部交响乐作品在夸张的表现,生龙活虎的形象下,声、情、画、貌笼罩着你,使你不由自主地进入其中,要想让大家不喜欢真是太难了!
    它的成功之处,一是找到了让孩子们最喜欢的接受形式—动画,看起来轻松愉快比光听音乐来的更加生动有趣;二是夸张而想象的音乐形象简化了音乐的难度,便于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总之,迪士尼艺术大师们找到了让孩子们“走进”交响音乐最好的切入点,动画与交响音乐的结合,简化了交响乐的神秘感,让孩子们感觉它是那么亲近可爱,富有幻想。夸张有趣的音乐形象的塑造,让孩子们发现,交响乐是一座漂亮的迷宫,它漂亮得让人迷醉;那美妙的音响穿透了孩子们的心灵与情愫,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与境界。富有幻想而变化莫测的音乐形象,既朦胧又让人迷惑,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好奇地在那迷宫里畅游起来。
        
 中西方音乐的对比与交融:抓住学生们的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
 一、以中西交响乐对比为主题,抓住学生们的好奇心。


         从《幻想2000》我得到了启发,认真钻研教材,并且购买了大量的各种风格的音乐资料,比如像皮克斯动画音乐,美国乡村音乐,歌剧等,精心设计每堂课和每个教学细节,平时下课主动跟学生们聊天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哪位明星等等,认真分析学生心态和对所授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找出每节课能让学生们一触即发的情感焦点和好奇点,让学生们从感情上先接受音乐,进而以其好奇心,随着老师的引导,一步一步往下探索。
         例如:播放刘若英的蝴蝶这首歌曲的MTV,这部MTV的音乐是简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画版,当时很受大众喜欢,整个故事情节都在这部动画MTV里面表现出来,学生们看的很认真。接着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然后介绍给学生们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MTV,并且把它们两部作品进行比较。这两部作品能进行对比欣赏的焦点在何处呢?一是《天鹅湖》被称为西方的“梁祝”故事;二是中外作曲家对美好的爱情音乐形象塑造的对比;三是民族交响乐与柴可夫斯基这位音乐大师的交响乐风格的对比。
二、讲西洋交响乐与现代音乐的交融,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时播放学生们喜欢的《宫崎骏与久石让的音乐旅程》音乐演奏会,这个音乐会里面的歌曲都是学生们所喜爱并且熟悉的。让学生了解西洋交响乐队不光光能演奏古典乐曲,还能与现代音乐交融在一起,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听完这样的音乐会,让孩子们说一说乐队是怎样排列的,都有哪些乐器参加了演奏,那真是轻而易举的事。当得知去掉一些的电声乐器,乐队就是一个完整的交响乐队时,孩子们都露出了“这就是西洋交响乐队的四大家族”的表情,接下来的欣赏则是以对比研究的态度在欣赏了。
从简单喜欢走向深入理解:更深入的让学生进入欣赏境界。
   “交响世界”是一个丰富的领域。要想让学生们不但“听进去”还要“听懂”,这决非靠一、两节课的热情所能做到的。要想走通“懂了”这条路,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首先每个音乐作品都有一个时代的烙印,这个烙印是反映着那个时代的人文气息,社会形态,可以说时代造就了音乐的流派与音乐风格。
         只有让学生们明白了时代与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时,才能够使其从一部交响音乐重要背景中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果从交响音乐诞生的时代背景这一点看,我们可以列出这样一个公式:时代——作曲家——作品;在我们去欣赏音乐作品时,便会有一个逆行的公式:作品——作曲家——时代。也就是说,让学生们欣赏一部交响之作,首先应从作品中去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情感;然后,要去了解与体会作曲家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时代所常带给他心灵与情感上的冲击,因为每一位音乐大师,他们丰富的阅历、创作的激情、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意志等都能或多或少地影响或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讲述音乐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逸事、个性、经历,除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想要了解他们作品的兴趣,然后从理解的作品中体会所表达的时代内容。
    当我们对交响音乐的总体结构有了一个基本了解之后,就应让学生深入到其结构的每个部分,去细细观察它们犹如“经纬”一般细致的结构——曲式。
         交响音乐最重要的曲式结构是奏鸣曲式。如何能让学生们轻松愉快地理解奏鸣曲式,我引用了《世界音乐巨匠伯恩斯坦》诙谐幽默的方法把奏鸣曲式比作每个人脸上“左耳一鼻子—右耳”的结构,使孩子们在哄笑中记住了奏鸣曲式。
         当学生们在了解了交响音乐的基本范畴,基本背景,基本结构之后,犹如登上了交响殿堂的许多台阶,孩子们已“走近”了交响世界。
         只要能让学生们用心去体会交响主题所表达的丰富、复杂而永恒的内容;用情感去体会音乐那种犹如风雨雷电驰骋与迸发的“戏剧性”情绪,用想像去扑捉音乐那绚丽、魂美的灵魂,我相信,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欣赏交响乐。
         世界是丰富的。它是看得到的。
         我相信在孩子们的世界里音乐是多姿多彩的,而交响乐就像是孩子们心里的彩虹,充满了色彩。我坚信交响世界一定会成为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世界。

参考文献:
[1]于润洋 《.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
[2]谢尔曼 《.音乐的故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
[3]卞祖善《.西方交响乐巡礼》[J].福建,福建艺术出版社,2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