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 谢云耀
[导读] 心理教育是当前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谢云耀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城西中学  浙江温州 325100

        【摘要】:心理教育是当前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素质教育全面有效推行的基石。实施心理教育不仅具有时代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宗旨,应该不遗余力地推行心理教育。本人就开展心理教育结合教学实践铺陈了几多的途径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教育 讲授模式 模仿 实践活动
        
        《大学》中说到:“欲齐其家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者,心理也。现在的社会意争,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竟争,而且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要使我县在素质教育方面出成果,各校首先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广义上说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石。狭义上说是学生形成德育、智智、美育的基和前提。
        然而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却又明显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小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数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已在我们教师中间取得了共识,也就是说心理健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正确指导,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中小学生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针对上述情况及各方面材料,试谈一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途径。
        一、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以及建立咨询室
        学校心理教育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也就是“课堂讲授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一些专家研究的肯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是由于他们现实存在的心理问题决定的。学校开设心理教育是为了解决他们真实存在的心理问题,而高难度的心理学知识却不能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所以对中小学来说,开课比较容易操作,只要有合格教师就可以把溧开展起来,而且只要内容和形式切合实际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开课时注意:一是要考虑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小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初中生的异性交往等;二是要随时随地从学生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发现问题并及时纳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生意识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性,从而在行为上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调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防止让学生解释和记忆某些心理学知识的倾向。
        对于中学生说:“课堂讲授模式”还不能完全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问题是复杂的,所以还要开设心理咨询室,由专职辅导数师,来接待学生来访和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辅导教师主要采取倾听和协商,成该尽量让学生倾诉,数师免用一些严厉或难听、挖苦的话语。鼓励学生通过倾诉把内心深处的困惑焦虑悲伤等表达出来,教师则以点头等体态语言告诉学生:“我理解你,你可信任我”。而后以平等真试的朋友身份,对学生表示感谢他的信任,对学生所说的错误表示理解,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寻找有效的办法。比如“这样做,也许会……”辅导教师的谈话,当然包括了对学生的引导,甚至教育,但这不是强迫,而充满关切的建议。


        二、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
        学生的心理健康育,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还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合格教师为前提。因为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蕴含在各科教学之中,这在教学中是一个很好的突破,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
        学生在学校里与教师有长时间的面对面的接触机会,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数师的情绪是构成整个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所以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能够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的学习气氛,这样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行为全面协调地健康发展。使悲观的学生变得快乐、受挫折的学生建立信心,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心理健康也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模仿的良好榜样,学生最好容易模仿教师的行为。中小学生本身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具有模仿性强,好奇心盛,可塑性大的心理特点,这样教师便可通过随时随地为其展示社会行为的修养范例心理健康的样板,潜移默化地促进其发展,起到理论教育起不到的作用。
        三、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多举办主题班会,组织观等实践活动,以及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
        通过各种体活动以及多种方式的文体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节学生的紧张学习生活,使他们有一种集体自豪感和精神充实感,避免长期单调枯燥的学习给学生造成焦虑、烦燥、极度紧张等不良心境。如通过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每周一升旗仪式中国旗下的讲话;学雷锋活动月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通过生动富有情趣的专题讲座,尽量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这样效果会更好。
        德育工作者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报刊、资料等,这也是进行心理辅导的有效方式。如《中学生趣味心理学》、《青春万岁》和一些优秀人物传记等。
        四、学校与家长应当相互配合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是学生最先接触的榜样。由于父母与子女的特殊关系,确定了他们在心理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改变某些家长的错误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们科学民主地进行家庭教育,并组织家长们围绕家庭教育的难题进行座谈,展开讨论、交流做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有些学生与家长有心理隔阅,争取家长配合,帮助家长与他们的子女建立真诚的心灵交流关系,要求家长放下长辈的“尊严”,以朋友的身份与子女谈心,让两代人平等对话,增进理解,另外学校还要与“特殊学生”家庭保持密切联系,特别是单亲家庭,应定期向家长介绍其子女在校各方面情况,同时提出要求或具体建议,要求他们不仅要关心子女的生活,更要细心地观察、敏锐地感受子女在情绪、言行等各方面的变化,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己被认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已是势在必行。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让学生的道德文化,智能身心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具有适应未来,驾驭生活的能力。我们中小学的每一位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负有责任,也都必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才能塑造出“健康的心灵”,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杨  磊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势及其思考]成宁师专学报2002,4
2.郑日昌1素质教育与心]1心理科学断,2002,11
3.傳安洲,等.1心理询方法论[M]1武汉:中国地质大出版社,20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