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饶福鸯
[导读] 小学教育做为学生时代中的初始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饶福鸯
        永安市槐南中心小学 福建 三明 366039
        摘要:小学教育做为学生时代中的初始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中小学低年级教育是孩子从幼童转变成小学生的重要阶段,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基础性知识积累的重要过程。而低年级的数学计算教学是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计算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之路。因此,教师要针对计算教学的方式进行研究且注重激发出学生的计算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教学策略
        近年来,小学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关注,并且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在我国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低年级教育中的重要培养内容,并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数学技能[1]。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多种方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与学生自身特点相结合构建出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在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后促进后续知识学习效果的提升。
        一、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必要性
        在数学各类知识中都存在着计算的过程且需要小学生拥有计算能力,可以说计算是数学学科学习的基础且是决定各类知识学习效果的重要元素,还是实现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2]。分析促进小学生具备计算能力的必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计算能力可实现学生数学素养有效提升
        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过程,并且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基础元素。因此,小学生必须掌握这项技能且通过技能的反复性运用达到提升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另外,小学生熟练掌握数学计算技能后还可有效提升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感知数字间变化的能力,进一步显著提升了小学生数学素养意义且促进学生在数学领域更好的发展。
        (二)掌握计算能力可实现数学学科地位良好巩固
        计算教学是开展一切数学知识教学的基础及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成长的重要过程,小学生从认识数字到熟悉数字再开始理解数字间的组合变化是一个认知理解的过程,再通过计算的过程掌握数字之间的具体关系,并且在计算过程中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成长。由于计算能力是数学知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只有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达到巩固数学学科地位的目的。
        (三)掌握计算能力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快速增长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好坏决定着后续数学知识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及学生是否有效掌握知识点,学生拥有了计算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处理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时能够应用逻辑思维去有效解决,并且使用的逻辑思维更加灵活化且具有严谨性。可见,学生具备计算能力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元素。


        二、如何实现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升的策略
        (一)利用情境教学提升学生计算兴趣
        为了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学生在计算学习中提升计算兴趣,教师可以开展情境教学模式并利用此模式激发出学生计算的兴趣,原因是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此氛围中学生既能够快速的掌握计算方式,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计算效果。
        例如,在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偏小且对于新鲜事物喜欢从动态中吸取,主要是对书面抽象性文字类的内容感觉晦涩难懂,教师在教学中可实施寓教于乐教学模式促进计算教学具备趣味性特点,让学生在玩乐中体验计算知识并快速掌握计算方法,比如在计算1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在完成教学后可利用小组合作计算并比赛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性的计算达到巩固所学计算知识点的目的,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十人一组并提出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学生要对其快速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站起相应的人数,教师则为小组计时并统计出正确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计算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且在反复计算的过程中提升了计算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计算过程
        在传统教学中只对学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而未关注学生计算过程,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成长存在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计算过程并采取引导的措施促进学生自主推理,让学生在自主推理的过程中快速地掌握计算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家中带来黄豆并通过为学生提出计算题目,让学生自主根据涉及的数字进行摆放黄豆、增加黄豆、减掉黄豆的过程,挖掘出计算的方法及具有的规律,再通过举一反三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实现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目标。
        (三)利用错误教学模式巩固学生计算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可以采取逆反模式的教学过程,也就是为学生提供错误的计算结果让学生挖掘出存在的错误并重新计算,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设计计算题时给出:17-2=16、15+3=17等,要求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及正确答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错误教学引导可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正确应用于计算中。
        结束语:
        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方法,并且要重视学生计算兴趣的提升达到促进学生喜爱计算的目的,在学生反复性计算各类计算题中可提升计算能力及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盛岚.提高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措施[J].新课程(中).2018,(07):65.
        [2]瞿珏.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16,(63):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