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刘永明
[导读]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开全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要求
        刘永明
        福建省漳浦县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开全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小学阶段不仅要学生学习各种基础类学科,还要学习艺术类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又在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再陌生,许多孩子已经能够用网络打游戏、打字,甚至能够查找需要的信息。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他们喜欢那些时代性的产物。在小学阶段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要能够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学生自我探究的基础上做好启发和引导。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做好导入工作,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端,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更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教师要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上机操作实现自我思维上的突破。小学生的眼睛灵活、手快,无论学什么都非常专注,特别是动手操作的活动,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产生情感。
        关键词:  小学  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方法
        在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对于学科探索的精神从小开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用到信息技术,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给人们带来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从小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非常有必要。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能够带领孩子去探索这一学科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带给他们视觉上的冲击,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不光能够玩游戏,还能够办公,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和学习。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了新奇,他们愿意去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大脑来获取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堂导入环节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大脑兴奋起来,愿意主动去求知,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独一无二,通过教学手段的不同,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产生特殊的情感。
        一、用心设计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因
        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有独特的情感,也可以说情有独钟,对于孩子来说,在电脑面前他们能够看到自己想看的事物,能够搜索出自己想玩的游戏,能够看到自己想看的动画片,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已经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信息技术课是众多小学生都喜欢的学习活动,他们满怀期待的进入课堂,甚至一想到下一节是信息技术课就坐不住,这都说明信息技术课对孩子来说就像一块磁石一般。这一学科的内容和上机操作都吸引着孩子,孩子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动因,为了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信息技术教师要能够做好开场白,在学生刚刚进入微机室时,就以出其不意的语言,出其不意的提问,甚至是出其不意的图片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心。巧妙的导入环节就好比是在泉水中投入一颗石子,让整个池塘都掀起波澜。教师就要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种下这样的种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有一种向师性,觉得老师知识渊博,认为老师是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就要把这种崇拜的心带动起来,通过导入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学习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学会了以后会有一种自豪感。比如,在教学“演示文稿的超链接”这部分知识时,“参观动物的家”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需要制作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在导入环节中问“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动物园吧,今天,我们就自己创造一个动物园,在动物园你想要看哪种动物就看哪种动物,鼠标一点立刻出现在你的眼前。

”学生一听自己可以建一个动物园兴趣都非常高涨,接着教师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播放一遍,让学生看一看老师手中的动物园,这时学生更加有兴趣了,他们也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动物园,这样一种想要学习的气氛就出来了,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         
        二、关注学生自主探究,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据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知识最牢固的方法就是自己发现知识,学生光靠倾听记住的知识只有百分之三十,而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探究获得的知识能够达到百分之七十,因此,现代教育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身心是放松的,他们的专注力都集中在解决问题上,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信息技术教师要能够把知识通过一定的趣味性的问题来呈现,把课堂活动的舞台让给学生,教师则处于观察、辅助的地位。比如在教学多姿多彩的艺术字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先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幻灯片,展现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艺术字,然后教师激励学生“你们通过自己的探索也可以设计出独具一格的图片”,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幻灯片的基础性知识,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这些按钮,于是教师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自己构思,自己设计,自己尝试。由于学生天生好动,喜欢探索,他们会把每一种艺术字的形态都尝试一遍,找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和颜色、艺术字的大小等,添加上一定的内容制作成具有个性的幻灯片。学生在自己操作感受艺术字的过程中,会对艺术字的形状变化印象深刻,比教师直接告知要强很多。在学生制作好艺术字后,教师还要让学生通过学生机展示成果,学生在展示成果中还能够相互启发,当学生看到别人制作的艺术字效果很独特时,自然能够激起自己的想象力,其学习和探究的气氛会更浓,这种教学方法比教师讲学生练更加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好很多。为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深化他们的学习质量,对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教师选择适当,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给学生留足空间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有探究的兴趣。        
        三、运用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尝试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等,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以求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的预期目的。在带领学生学习“网络与生活:通讯与下载”这方面的知识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展示“生活中通讯的变迁”这一些视频,让学生结合视频和自己对课堂内容的学习,谈谈他们自己接触到的通讯类型,这样自然引入教学,让学生思考生活中通讯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方便等。           
        总起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但成了学生从小需要掌握的一门理论知识,更是一种技能。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信息化网络技术,为学生设计有趣、新颖的课程,引导学生学好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赵大恒.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与创新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2).?
        [2]朱雪莲.创设精彩情境演绎魅力课堂——浅谈小学信息技的教学艺术[J].教师,2017(21).
        [3]苏忠.《图片的移动》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