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莉
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紫薇中学 712000
【教材依据】本节教学设计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时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本节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按照“五育并举”课堂的要求,以自己探索的“四步导学达标”模式组织教学,通过大量的听赏学生活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探寻农村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将学生带入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在表现中体验自信交流、分享创造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情感。
3、学情分析
《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学生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 6/8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主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
《春之声》即《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这首作品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充满着无限的活力。这首乐曲不同于作为舞蹈伴奏的圆舞曲,而是作为纯粹的音乐会曲目创作的。乐谱中的各段落也没有像其它圆舞曲一样,标上圆舞曲的顺序号,体裁则兼具维也纳圆舞曲和回旋曲的特点
4、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
5、教学仪器:多媒体、电子琴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春天在哪里》音乐,学生搜集春天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展标
1、播放《春天在哪里》,营造气氛。同学们,春是四季之首,它不仅告诉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更在于它是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化身。如果我请你说说春天的声音有哪些?你已经能说出很多答案吧!那么你是否想知道音乐家是如何用音乐来描绘美妙的春之声呢?今天就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走进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春之声》
2、简介作者
3、展示学习目标。
(二)导学探标
1、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乐曲的主题音乐片段,在聆听过程中,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移动用身体,表示出你的感受。
师:在这段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充满青春活力的主题,生动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厚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师:乐曲的情绪怎样?
生:情绪活泼、欢快、节奏感强
师:能否听出是几拍子?
生:三拍子。师:对强弱弱
.png)
2、师:这首曲子具有很强的舞蹈性,所以这首曲子也被称之为《春之声圆舞曲》
提到《圆舞曲》,你知道什么是圆舞曲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师:《圆舞曲》源于奥地利的三拍子舞蹈,又称“华尔兹”。跳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动作轻快优美,是音乐体裁形式的一种。圆舞曲在19世纪初成为最风行的交谊舞音乐,它的繁荣与约翰.斯特劳斯父子是分不开的,尤其被称之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斯特劳斯。他一生中创作了一百多首圆舞曲,最著名的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圆舞曲》,其作品堪称“维也纳交响诗”
3、师:《春之声》有多个主题分别是A、B、C、D、E、F..........今天我们重点欣赏的是A主题和B主题构成的第一圆舞曲。
4、师:首先让我们聆听引子和第一圆舞曲有什么感受?
生:起伏流畅,具有旋转舞的律动
师:圆舞曲的律动你们也可以跟着旋转的线条舞蹈也可以尝试跟着老师画出有趣的图形谱
.png)
师:通过聆听和画出图形谱同学们感受到了吗?第一圆舞曲的段落结构是什么样的呢?仔细观察图形谱你就能找出答案?
生:段落是:A、B、A 曲式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师:在这个圆舞曲中主题A共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
师:复杂而具有装饰音色彩的旋律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春山如晓,花明柳媚的美景。
5、师:同学们,这样美好的画面你们想画一画吗?(播放音乐)那就拿出画笔让我们一起画出我们心中最美丽的春天。
师:同学们画的特别棒。刚才我们作画时听的音乐是主题B段音乐,你们听出它的旋律是怎样的?
生:旋律委婉柔和色彩生动,上下起伏,犹如阵阵扑面而来的春风,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莺歌燕舞的景象。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像大自然的精灵一样舞动起来吧!(同学们两人一组跟着旋律开始跳舞)
6、同学们跟着主题B舞动,老师跟着音乐介绍(如此美妙的音乐仿佛奏响了一首大自然的交响曲,同学们,你们一定想不到,这样充满青春活力的音乐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在6岁时所作,据说他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在钢琴上即兴创作了这首乐曲,后来又将此曲改为《管弦乐曲》一直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7、师:你们知道管弦乐的成员有哪些吗?
指挥:
弦乐:小、中、大(提琴)。
木管:短笛、长笛、双簧管。
铜管乐:小号、长号、大号、
打击乐: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云锣、编钟
8、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维也纳乐团的演奏家们是如何用管弦乐奏响春天的赞歌的。
(1)播放全曲
(2)老师介绍创作背景:小约翰施特劳斯是1883年创作了这首乐曲,后经剧作家填词成为《声乐圆舞曲》,直到现在仍然是许多花腔女高音十分喜爱的曲目。
9、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著名花腔女高音吴碧霞在国家大剧院演唱的《春之声圆舞曲》。
师:这首圆舞曲有什么特色?旋律怎样?
生:独具特色、旋律欢畅、生机盎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
师:就连大家熟悉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也巧妙的运用了这首乐曲中的主题A乐段,同学们想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听听看。
生:想,十分有趣的视频
师:你们能听出在哪里出现了《春之声圆舞曲》吗?聪明的你们一定找到了答案!
(三)释疑达标
1、再次欣赏
2、整体跟唱
3、抽四组同学(两人一组)进行舞蹈,其他同学画简笔画。
(四)内化延标
(1)播放《蓝色多瑙河》,说出片段名称,几拍子?(2)小组总结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
(3)提炼讲解圆舞曲式结构特点。
(4)表现春天
小约翰施特劳斯用音乐赞美春天,舞蹈演员用轻快的舞步表现春天,歌唱家用柔美的歌声唱响春天。也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赞美和描绘春天呢?师:你想到了吗?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心中的春天,因为春天象征着生命,春天象征着希望,希望同学们像小约翰一样永远充满青春活力!
(5)课堂小结
《春之声圆舞曲》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而我的心情在听及乐曲之后,也变的舒畅而美好。我愿时常聆听这首乐曲﹐感受春日的美好﹐让心灵自由驰骋。
(6)春天寄语
让我们拨动青春的琴弦,奏响青春的乐章,唱响青春的歌谣,旋转亲春旋律,让每一天都青春飞扬,充实饱满,让每一个你超越自我与众不同!
(7)布置作业
A、搜集一些圆舞曲听赏一下,找出与《春之声圆舞曲》不同之处?
B、收集以春天为题材的其他音乐家的作品﹔第四组收集表现春天的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如诗歌、散文、绘画、舞蹈下节课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春之声圆舞曲》
乐曲的情绪: 情绪活泼、欢快、节奏感强
几拍子: 拍
曲式结构: 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第一主题: 一种春天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洋溢着青春活力。
第二主题,: 旋律趋于平和,但依然生动。
管弦乐成员: 弦乐、木管乐、铜管乐、打击乐
四、教学反思
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对教学能收放自如,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心灵互动的气氛,学生能有情感并且熟练的演唱歌曲。
本节课我采用了四步导学达标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欣赏体验讨论为主,将作品赏析与问题讨论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通过自己的感受,以小组交流展示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在了解欣赏音乐作品同时还强化了合作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认知体验,效果自然好的多。反思本节课,最大的问题是容量太大,时间安排的也不够合理,学生哼唱效果不佳。本节课有创新也有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认真研读《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继续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