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师专业智慧提升路径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朱亚军
[导读] 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科技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这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朱亚军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孙毅小学 065900
        摘要: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科技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这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对于改善教学质量非常的关键。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更需要将信息媒体引入到教育领域推动教师专业智慧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对此,文章中对“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师专业指挥提升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教师专业智慧;提升路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教师专业成长赋予了全新内涵,为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互联网+”视域下培养教师的跨界思维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互联网时代下媒体的日新月异、交互性、个性化优势,既突出了信息时代下教师在专业发展的特点,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思维认知与学习方式,更是成为教师获取新知的重要来源。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下,则需要关注教师跨界思维的培养,在新技术的支撑下使得教师领略专业成长的体验,以此来凸显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一、更新专业理念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教师的教育理念则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在“互联网+”视域下,教师对待教育的问题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念上,而是要依据时代的变化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切忌将“互联网+教育”仅是简单的教育与技术的机械化叠加。所以,教师更需要及时地更新专业观念,将信息技术优势与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以此来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同时,教师需要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自身专业成长中,以开放的心态来接收新式观念。纵观科技的突破以创新,大都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所获得的,所以新时期教育理论与课程思想的重构,则需要教师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身的教育思想,敢于突破创新,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突破行业之间的界限来积淀自身的理论,在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此来满足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教师专业成长更是面临着诸多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所以为了更好地培育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教育思维的局限,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快自身教育理论的更新速度,并在教育教学中将新思想付诸实践,以此来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因此,作为教师则需要不断地进行跨界学习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反思中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革新教学方法,实现自身课程创新能力的提升,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以此来推动自身专业智慧发展。
        二、提升信息素养
        基于互联网技术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

从信息素养的内涵来看,其是指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工具获取、整理、评价、应用信息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涉及到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因为“互联网+教育”具备大量的信息资源,而教师的信息意识则决定了是否能够将这些技术、资源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信息知识则是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掌握的共享资源的搜索办法以及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能这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操作中能否合理地将各种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信息化教学和资源共享来实现自身专业智慧成长。而信息道德则是针对侵犯知识产权而言的,目前网络上的资源获取途径多且简便,这就使得资源获取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所以教师需要采用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教育资源。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之下,教师则需要重视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积极主动学习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培养自身的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组织教学实践,在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实践水平的提升,以此来为现阶段的教育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三、提升专业能力
        在“互联网+”视域下,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网络技术的处理能力。所以,现阶段为了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构建教师专业成长信息交流平台,在教师自身学习素养的基础上发展教师的网络信息能力。因此,学校需要构建智慧化校园,为教师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化环境,以此来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还可以建立起能够解决是问题的小本研修平台,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渠道,以此来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另外,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需要综合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信息化教育理念,为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服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视域下,更为强调教师的跨界思维,这既不会弱化教师的专业性,还能够使得教师在多学科交叉学习中实现多方资源的融合构建一个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对教学进行整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作为教师更需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对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进行重新解锁,借助新时代科技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智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毅丽.“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建构模式和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1,(04):7+9.
        [2]后小君.浅谈微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高考,2021,(11):101-102.
        [3]牛宝荣.大数据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应对与提升路径[J].基础教育参考,2021,(02):42-45.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自筹经费课题《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教师专业智慧的研究》(课题编号:1502024)的成果内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