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红玉
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福建省龙岩市 364300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了手球运动且通过此运动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体育教师在开展手球教学时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达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而如何设计教学手段成为当前体育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手球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手球;教学策略
手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已经广泛性地运用起来,将此运动融入体育教学中后可激发出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了小学生的身心素质。由于手球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项目且需要体育教师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手球运动能力,并在学生参与手球运动的过程中达到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手球运动具有的意义
经过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手球运动具有的意义后,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促进小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1]。小学生在参与手球运动时对于其速度与力量等具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小学生对于手球运动具有好奇心而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了速度与力量等多项素质实现了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二是促进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提升协作能力。小学生要实现有效开展手球运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并且还要通过团队协作的过程完成运动。在此过程中学生除了可提升技术水平外,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而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三是可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于小学生对于手球运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会积极参与教师实施的手球运动教学,教师再通过有效地指导及开展比赛活动,师生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化并为后续体育教学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手球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体育教师在开展手球教学时同样需要先确定出教学目标,只有确定出明确的目标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2]。教师要在每一节课程教学之前先明确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开端将目标向学生传递,帮助学生树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朝向同一目标教学与学习后可保证手球运动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站在小学生的特点,围绕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目标与教学方法,在保证学生有效完成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以“玩”促学
体育教师在开展手球运动教学时可采取以“玩”促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利用小学生爱玩及喜爱游戏的特点开展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促进了教学成功一半。教师可根据手球运动教学内容设计出一种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技术基本要领,比如传球,传球是手球运动中关键性的环节,传球的效果直接决定着比赛的结果,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传球能力。教师先将传球的基本要领传授给学生,在练习时避免采用枯燥的反复性练习过程,而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实施“在固定的时间内,哪个小组传球的数量最多哪个小组为获胜者”的措施,教师可以规定出具体的传球距离,由一人站在固定的位置上接球,只有球投入自己伸手能接住的范围即为成功传球。通过利用游戏比赛的方式可激发出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并在反复传球的过程中掌握了传球的技巧。
(三)实施循序渐进教学模式
手球运动讲究的是基本技术的运用,教师在传授学生手球运动技术时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可通过逐渐提升学生技术水平的过程实现学生手球运动能力的提高,同样以传球为例,在手球传球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着动作僵硬的问题且是教学中的典型难题,教师要实现学生避免出现传球僵硬需要通过循序渐进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逐渐改善这一问题。传球的过程属于连续性的动作且需要团队之间有效地配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语言模式教学会很难实现学生有效理解,若采用动作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观察传球的具体过程可实现学生快速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球的连续性动作通过缓慢播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还要将其分解动作:控球、挥臂、发力、接球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学生可通过反复性观看的过程逐渐掌握要领,再通过上述游戏法进行练习可有效解决动作僵硬的问题。
(四)实现学生动作精确到位
要实现学生掌握手球运动需要重视技术与速度的教学与训练,因为手球运动重点体现的是技术的应用及速度是否达到最佳化。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这两个方面的教学且保证学生在学习的各项动作要达到精确到位的效果,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开展教学:一是将手球比赛,特别是中国队与其他国家队伍的比赛展示给学生,可利用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出参与运动的斗志,对于后续技术与速度的教学与练习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二是开展技术与速度教学和训练。在培养学生速度时要传授学生速度要讲究“快”与“巧”,所谓“快”是指暴发力、“巧”是指在各种运动行为中要达到反应快速且灵敏的过程。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视频将“快”与“巧”体现出来让学生有效了解;在传授学生技术时要重视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在讲解进攻技术时需要将运球、传球、突破、射门技巧传授给学生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可利用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训练。在学生训练进攻技术中的每一项时要密切观察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将各环节注重点向学生传授并进行示范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在讲解防守技术时要将断球与抢球的要领及技巧传授给学生,比如断球时需要充分发挥出手臂的力量且要具备反应速度,然后实施训练的过程可实施师生配合与生生配合的过程,并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训练的过程保证学生练习的效果。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可实施从不同方向与不同速度向学生抛球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教师在这一系列的教学与训练中,要始终保证学生的每一项动作都要达到精确到位的效果。
(五)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手球运动并非是由一人完成的运动而是属于团体运动,要实现在手球运动中获取胜利需要团队之间通力有效的合作。因此,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决定着手球运动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并且可通过训练的过程让学生之间形成默契,在默契感形成并获取胜利后,学生会真正认知到团队协作对于手球运动及自身成长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有效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健康的成长。
结束语:
体育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手球运动能力时需要设计出有效的方法保证培养效果,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且具有好奇心重的特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手段时要始终学生特点进行设计,可保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具有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寅峰.如何对小学生开展校园小手球有效教学[J].情感读本.2017,(14):34.
[1]冯国华.提升小学手球训练有效性的实践途径[J].科普童话.2019,(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