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的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 赵静
[导读] “互联网+”为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特别是对老师教学能力与整体素养有了全新的要求
        赵静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65900
        摘要:“互联网+”为我国教育改革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特别是对老师教学能力与整体素养有了全新的要求。在当下背景下,老师所面临的挑战源自于学生、家长与社会这些压力,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增强自身所具有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并且,学校和社会也需要给老师综合素养的提升,给予一些有效的制定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水平;专业素养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老师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让老师的教学方式能够得到更新,并且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老师的教学水平、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技术及其专业素养都需要不断提高,才可以进一步适应“互联网+”。“互联网+”这个环境下,教学模式、理念、内容以及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务必要正视这个变化,同时紧跟时代的变化,才可以进一步适应环境所带来的变化,以达成教育育人这个目标。
        一、“互联网+”环境下老师专业水平提升所面临的挑战
        (一)老师的教学方式面临着挑战
        以往的课堂授课方式关键是老师一味的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的听从,但是,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学生就能够更加容易的借助网络来收集和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利用此类信息来做好相应的整理和归纳,进而掌握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若是老师依旧使用以往的授课方式来进行教学的话,学生本身的积极性甚至是主动性必定无法被激发出来。除此之外,互联网所具有的信息检索功能还有很大概率会导致老师出现疏漏的情况,进而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强烈的质疑,甚至是对老师本身的权威力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学生就会慢慢丧失对老师的信任,确实阻碍了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的提升。
        (二)老师的身份地位受到挑战
        在以往的授课方式当中,教育资源往往掌握在老师一个人的手中,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但是此种老旧的教学关系却在网络化时代出现了较大的改变,老师不再是教育资源的唯一拥有者,师生之间所掌握的教育资源基本上处在一个完全对等的状态,教学方式也开始从以往的知识填充型朝着互动型的方向不断转变。老师原先的主体地位必定会受到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冲击。所以,如今时期的老师一定要主动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转换成当前的学习辅助者或者是引导者,如此一来,这就对老师所具有的专业能力、思考能力、职业素养等等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二、“互联网+”背景下老师教学水平与发展措施
        “互联网+”环境下老师教学水平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这部分挑战也对老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有了全新的要求。
        (一)提升课堂控制能力,努力迎接挑战
        老师如果想要提升课堂的控制能力,首先,应该就课堂教学观念的更新来正式开始进行落实。

老师课上教学的风格、教学方式及其教学手段都被其教学观念所影响。其次,唯有具备更多的知识与科学的知识结构才可以进一步指引学生去学习。最后,应主动优化教学形式与手段,有效借助不同的教学软件,将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热情尽可能的激发出来。
        (二)提高信息技术与数据处理水平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人们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都和网络密切相关,“互联网+教育”就是如今教育行业主要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所面临的挑战都源自于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些方面的多重挑战,但唯一的处理措施就是强化老师本身所具有的信息素质。所以,老师需要持续优化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并掌握当代信息技术,建立起“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教育”这个理念,同时在实际教学期间,借助互联网搜集、理解与分析数据来管理好自己的课程,设计和学生具体情况相吻合的教学氛围、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此来进一步适应“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老师整体素质所提出的要求。
        (三)更新教学观念,完成老师角色的转变
        在“互联网+”环境下,慕课和微课这类全新的教学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与这部分新教学手段来进行自主学习。这就需要老师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重点,同时持续转变自身角色的定位。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充当着教育资源供给者这个角色,伴随我国“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育资源越开始变得更为多样化,老师不再只是教育资源的供给者。然而,在并非说老师这个角色就不再重要,老师在课上的地位与角色在“互联网+”环境下反倒变得更为重要。即使不再充当着教育资源的供给者,但是老师这个行业却变成了互联网教育资源的挑选者与组织者。有可能老师在接受网络技术上并没有学生具有的优势,但是在其在专业知识、实践操作及其对知识体制的运用情况上,老师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如此一来老师在挑选与组织教育资源方面具有着更大的优势与经验。
        结束语:综上所述,“互联网+”环境下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互联网+教育”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老师拥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及其符合社会要求的信息技术水平。对此,老师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主动优化教学方式,持续提高自己所具有的教学水平与信息素养,这样来推动老师更好的发展,进而达到“互联网+教育”对老师自身素质所提出的要求。以上就是笔者根据自己总结的工作经验,针对“互联网+”环境下怎样提升老师专业水平,提出一些浅见,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学明,何银川.“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的路径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8):85-87.
        [2]陈瑜.“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2):251+253.
        [3]周大鹏.“互联网+”背景下广告设计专业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高教学刊,2017(18):10-12.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自筹经费课题《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教师专业智慧的研究》(课题编号:1502024)的成果内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