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方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武俊丽
[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进行传统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武俊丽
        河南省西平县谭店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进行传统知识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感受到思想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在当下社会中德育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培养方向。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本身就有着较高的德育教育意义以及人文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了解到学生当前的年龄特质,意识到学生当前的发展阶段和认知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选择,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一、分析教材内容,设计德育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标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1】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大多数有着较强的人文性和教育意义,文章中的内容也有着广泛的涉猎。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学目标的选择,让教学内容能和教学目标进行重合。
        比如在《皇帝的新装》的课堂上,主要的德育教学目标应该跟随文章内容的思想,以做一个诚实的人、不从众、不虚荣为目标。德育教学目标的确定能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直接且目的性更加明确,教师需要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先对文章整体进行阅读,了解故事的大概走向与内容。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按照自然段的分配进行阅读,对每一段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尝试理解为什么这样分配段落。在内容了解过之后教师就应该根据段落引导学生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思想。在思想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的讲解,转而通过互动的方式展开分析。比如说教师可以提问让学生对不同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思考,通过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式发现段落中的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文章的教育意义以及德育思想,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能力与个人素养。
        二、结合实际生活,引导正确思想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要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感受到生活常识,通过生活常识将知识联系到生活经验上,进而打消对语文知识的陌生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2】德育教育也应该尽量以生活化的案例展开,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效果。


        比如在《窃读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内容调整为学生实际生活中比较接近的情境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示一名古代的书生,随后根据内容进行较为细致的展示。在展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提问,比如说将展示中的角色让学生进行代入,针对故事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认同,即便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较为幼稚或不合理,教师也应该以婉转的策略进行表达,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认同和赞美,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欲望与表达欲望。随后,教师在对文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在这一情况的影响下更加积极主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理解过去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感受现在生活的美好的富足,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在正确的观点和想法中进行健康的发展,提高德育渗透效果。
        三、营造教学氛围,提高渗透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也应该应用多种现代化的媒介,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通过教学氛围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可观察的具体影响,提高学生德育发展速度,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
        比如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中的内容进行现代化的展示,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观察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提问,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如愚公移山的故事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通过这一故事你能够感受到愚公的什么精神?这两个问题虽然相对简单且常见,但却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想。在学生表达之后,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思考愚公移山的精神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运用。这一问题能让学生意识到在各行各业以及学习当中坚持不懈的重要性,进而对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思想进行全面的了解。为了巩固学生的这一印象,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作为基础进行写作,在写作中对故事以及思想的理解更加透彻,通过写作完成学生与文章的对话,能让学生仿佛直接与愚公进行沟通,感受其精神的同时体会其思想中的力量,将其融入己身,进而达成德育的高效渗透,促进能力发展。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虽然能够通过讲解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但身为人民教师除了基础的教学更应该以育人为己任,让处于初中这一重要发展阶段的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在学习当中感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与提高的意义,进而让学生感受丰富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做人的基本原则,形成做事的基本道理。
        参考文献:
        [ 1 ]苑淑娟.让语文润泽学生的心灵——谈中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问题[ J ] .学苑教育, 2016 ( 05 ) : 46.
        [ 2 ]苏进福.巧借语文东风,催开德育之花——新课改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探索与实践[ J ].新课程(教师), 2020( 10 ) : 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