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红梅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四川省广元市628017
摘要:现阶段的经济及社会的高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与以往的单一成绩教学比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构建高效的课堂是确保教学质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因此,针对这一话题的探究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价值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发现语文学习的奥妙之处,从而配合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解决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问题,还能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这一能力不仅要来自课本,更应该巧妙地结合日常的教学生活。只有让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的再次运用,而这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之一。
2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有效构建的现状问题
2.1在语文课堂上部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不强
学生是语文课堂上的主体,也是开展语文教学指导的核心,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可以发挥课堂的教学作用。但是在语文课程中有部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不强,总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没有任何参与课堂的兴趣,甚至于上课经常会走神,没有集中注意力,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再加上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枯燥,更是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些教师不愿意学生过于放纵,很多时候不想学生随意发表意见,也影响了学生的有效参与,使得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发生互动。
2.2有些教师的教育方法陈旧落后
在语文课程中要实现高效课堂,就需要我们重视教育改革,根据语文教学要求实施针对性的创新,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快速提高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不过在目前的教学中还是有不少教师的教育方法比较陈旧落后,总是习惯对学生灌输式教学,或者让学生单纯地进行语言记忆和背诵,根本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在课堂上学生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授也无法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3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3.1全面了解学生学情,实现增长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
学生的任何行动都不能缺乏有效驱动,学生的学习行为应有驱动力。对于任何初中生来说,对新的知识拥有探索的意向和兴趣,这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主要动力,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并科学引导,达到语文课堂高效性的目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分的注重学生的分数,语文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在课堂上给学生教了多少知识点,并不注重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了解,也没有真正地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内驱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能够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要了解到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最为迫切和真实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达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动力的目的。
要达到这一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建立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当中。在了解了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之后,语文教师还要选择学生更容易接受,切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压力和负担就会减小,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地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也能够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语文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扩充,选择更符合教材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延伸内容,让整个课堂更具趣味性,并且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转移到课堂学习中。
3.2基于核心素养,强化思维发散能力
学习的本质是对思维的锤炼,因此,探究是一切学习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学生必须经历反复且不断深入的思考过程,才能形成个人化的理解,“深入”才能“浅出”,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为学生所用。新课改也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也应充分借助教材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思考。
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项探究性活动,并预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你觉得愚公是移山好还是搬家好呢?”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和同学讨论,之后全班学生再分组辩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活跃了思维,也深化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3基于核心素养,强化审美鉴赏能力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值得学生反复品读和鉴赏。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挖掘教材文章中蕴含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强化学生的审美鉴赏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增强课堂讲解的感染力,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晴和作者自然轻松的写作风格。比如,教师可以一边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致,一边播放名家朗读录音,营造鉴赏空间,让学生静下心来欣赏文章。此后,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设问:“作者写了济南的哪些冬景?抒发了什么感情?作者怎样写景抒情?”学生在思考后各抒己见,最终得出结论:作者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景(阳光普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水色(绿、清、亮),用对比(与北平比无风声,与伦敦比无重雾,与热带比无毒日)手法,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教学,使学生从阅读到鉴赏,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收获了深刻的审美体验,真正落实了审美鉴赏核心素养的培养。
4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1)育人方向的变化:传统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虽然三维目标已开始关注知识以外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但这样的教学目标仍显单一,且各自孤立,很难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核心素养教育的育人目标有所改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理想信念的塑造,关注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生命质量的完善,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2)课堂教学的变化:在核心素养教育导向下,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关注课程的整体性、综合化发展,教书亦育人,注重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的结合,真正实现生本教育,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担和压力,展现育人价值。这是核心素养带给语文教育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3)课业负担的变化: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充分考虑初中生的思维变化、实际需求、年龄特征等,做到“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将教育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彰显出来。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先正确认识到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现阶段学习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助力教学策略的不断创新与改革。只有始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在此基础上完成高效课堂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刘文东.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浅议[J].中国农村教育,2019(2).
[2]郑玲,安宁.农村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