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措施,提升实效——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李庆玲
[导读] 语文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科目
        李庆玲     
        湛江麻章第二小学调塾校区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摘要:语文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科目。其中语文阅读的实质能力是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素养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二年级学生通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技巧,而且可以开阔他们自身的眼界和见识。因此,阅读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目前来看,我国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缺陷。这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并继续探索和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升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接下来,本文主要阐述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讨论新课程改革以来二年级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样措施

        前言:语文阅读教学是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为基础的步骤。实际的阅读指导是通过教师使用文本内容来创建二年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以便二年级学生可以组织文本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在扩大二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和认知并发展自己的阅读思维的过程中,有效的阅读指导和策略不仅可以提高二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的基本水平,还可以提高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积累过程中,学生们自我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并发展了对语文阅读的理解思维,从而逐步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应加强阅读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并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以提高二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1.缺乏联系性
        目前,小学二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之间缺乏联系,主要表现在与其他语言类技能缺乏联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良以及与校外阅读的联系很少。首先,一些老师在语文阅读技能的教习上较为落后,同时也相对缺乏将中文阅读与其他语文技能相结合的认识及能力。以二年级学生的写作技巧训练为例,写作技巧训练和阅读技巧是汉语学习中具有较强连贯性的两个部分。一方面,二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二年级学生的自身写作能力的短板情况。另一方面,相应的二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加强。正是因为学生们没有有效地把写作训练与阅读理解搭建相应的联系,所以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其次,部分二年级中文阅读课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大部分二年级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使语文阅读的课堂让很多二年级学生产生了抵触的情绪。第三,一些小学教师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技巧训练上大多采用数量堆积法,这让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白白牺牲。长此以往,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不但没有使得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而且还使他们产生抵触阅读的心理。
        2.缺乏创新性
        在实际性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二年级的一些语文教师仅限于自身的经验,而主动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意识不强。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创新的主要表现是:采用传统的精神启发式教学,重点是阅读技巧和死记硬背阅读,包括使用大量的教辅类书籍进行阅读。这导致二年级学生经常性的遗忘,这种阅读训练方法往往收效甚微;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未实行渗透德育的政策,不强调德育的功能,使二年级的学生没有思想情感经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修养;缺乏将素质教育进入课堂的意识,现代多媒体教学等几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导致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这不利于将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进行集中,消沉了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3.只重视共性,不重视个性,阅读教学缺失人文性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相对简化,并且全部以标准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使用固定的规范来解释课文中的出现的生词,句子和片段。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并在笔记本上或书中写下老师分析过的课本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使老师成为一个有用的语文讲经注释的机器,并且使得二年级学生直接成为了知识的灌输容器,二年级学生可能对此不感兴趣。


        
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发展策略
        1.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二年级学生相对来说还处于儿童的成长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的思维方式较为简单且极具跳跃性,并且他们的大脑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视频教二年级学生上语文阅读课,可以通过发布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以吸引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二年级的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们进入并融入视频中,感受身临其境的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二年级学生互相讨论,在讨论阅读疑惑中擦出一点思想的火花。教师需要鼓励二年级学生利用他们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共鸣能力,以便二年级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教学的魅力。二年级的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指导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并提高他们的自我知识和阅读水平。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可以制定不同的语文教学阅读课程。在老师了解二年级学生的现状之后,老师必须确定二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中面临的难点及问题,并结合课文的重要知识点,提前指导二年级学生准备阅读,然后根据二年级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对之后课文讲解与阅读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更贴近实际的效果。
        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大部分教学的主体已从教师变成了二年级学生。在教室里,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主动鼓励他们表达意见和理解,这样学生也能够自主地表达想法以及自主的接收知识。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中,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阅读,对该文章有所了解和认可,并鼓励二年级学生主动发表自身的见解和思想感情。然后,老师再对课文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并阐释文章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以便二年级的学生对文章有完整的理解,并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文章中体现的思想感情以及中心内容,然后掌握文章中的难点。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可以培养二年级学生的自学和阅读能力,而且可以丰富二年级学生的知识。
        2.培养二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同时教二年级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自主阅读、学习的良好习惯。传统的教学既乏味又较为“迂腐”,这使学生在阅读教学时往往感到疲劳。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心态发展,并使二年级的教学逐步成为循规蹈矩的教学步骤,缺乏深层次的创新阅读。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时对学生阅读问题的关键所在有深层次的认识,并允许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自我独立阅读技巧的形成也需要老师的适当指导,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受益匪浅。
        3.开展课外阅读,丰富二年级学生的视野
        学校的课外阅读占据了很多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仅仅依靠教师在教室里的阅读指导还远远不够,他们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阅读需求。此外,课外阅读也是一些学生最容易忽略的事情。因此,教师应寻找一些合适的方法,以提高二年级语文水平,同时去加强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加以指导,扩大二年级学生的的语文阅读视界,提升阅读基础,使二年级学生在阅读技巧提升同时促进其未来写作能力的加强。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学科缺乏学习动力,创新能力不足。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广泛的语言能力,丰富阅读方法和建立主题才能有效改善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状况,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现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些学校正在不断探索和更新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但是,大多数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致教学缺乏灵活性,未能及时实施阅读教学的创新,导致二年级学生对课堂阅读知识的提升失去兴趣。
   
参考文献:
        [1]袁军梅.提高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2):57-58.
        [2]刘含笑.浅析小学二年级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51-52.
        [3]王秀平.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表现性评价——以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为例[J].小学语文,2021(Z1):53-55+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