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倩
封开县大玉口学校 广东省 肇庆市 526546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行,传统的“你喂我吃”的陈旧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了。崭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登上小学语文课堂的大舞台。尝试教学法在登上小学语文课堂的时间段里也确实发挥了其他教学方式无法代替的作用。尝试教学法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又带有新的教学模式的创新点,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小学语文,玩转课堂
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投喂以及死啃课本是过去多年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常态。而这样的语文学习已逐渐被新的教育潮流所丢弃。越来越多的新式教学方法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例如,游戏教学法、翻转课堂以及小组合作法等都是成功的案例。尝试教学法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巧用尝试教学法。
一、认识“尝试教学法”的真面目
在早期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完整的有关尝试教学法的概念或者定义。它的出现归功于以为乡村教师邱老师。邱老师在多年的乡村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最终让“尝试教学法”诞生。该教学模式在推行的初期阶段还是比较先进的,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以及教师对这种教学方法接受度普遍偏低,导致尝试教学法的实验过程变得困难重重。值得庆幸的是,关于尝试教学法的实验教学并没有因此停止,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最终尝试教学法稳稳的站在了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二、尝试教学法能够成功的原因
1.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认知的客观规律
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勇于尝试,只有尝试过才有成功的可能,成功之后才能进一步创新。它是一种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其次,尝试教学法是以哲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作为其理论依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信服力。
2.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转换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处于“霸主”地位,长期不可撼动。而尝试教学法的出现恰恰改变了这种状态,并成功地帮助学生成了小学语文课堂的“主宰”,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氛围在学生的带动下也变得更活跃,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得以提升,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好。
3.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尝试教学法能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推行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顺利,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尝试教学法实现了教学中心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因此,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学生上课的状态,可以关注到更多的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果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让教学的每一步都紧跟学生的步伐,而不是学生追着老师跑。
4.符合当今的教育发展潮流
教育理念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尝试教学法的的出现正是教育进步的体现,它代表着社会教育理念的进步与创新,符合当今的教育趋势。它的流行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是不可阻挡的。
三、尝试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玩转小语文课堂
要想知道螃蟹的鲜美,就必须勇于品尝。迈出第一步总是需要一定的魄力和勇气的。本文将挑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来简要示范尝试教学法是如何玩转小学语文课堂的。尝试教学法总共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需要学生为课文的学习做一定的准备。充足的准备是做成一件事的前提。为进行下一步解决问题先进行一个准备练习,从而引出尝试题目,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例如,老师首先话语导入圆明园的毁灭这个沉重的话题。接着将文章的题目以板书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下一步则是通过资料视频等让学生们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时代发展背景以及相关的作者信息等。
第二阶段是设计并给与尝试题目。在这一阶段,学生会获得老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文章的相关情境中去,借助题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此阶段可以允许学生单独思考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团结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给学生设置《圆明园的毁灭》的题目,给下列生词注音()殿,()珑,()剔,()澜,()陵,()宏,()侵,()略,()奉,()烬,()毁,()拱,()筑,()境。2、你对《圆明园的毁灭》的作者有哪些了解,圆明园是谁修建的又是被谁毁灭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与本篇课文相关的阅读要求和任务,然后由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文章。
第三阶段则是也是最重要的阶段,那就是要开始学习课文。在教师布置了相关学习任务与要求后,学生会根据给出的问题产生对该问题的探究欲,希望能够尽快找出答案,完成任务。这时的学习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而是学生自身的求知需要。在自主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学生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大胆举手提问老师,当然也可以和就近的同学互相探讨,以合作的形式共同找出答案,搬掉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在第二阶段过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第二阶段给出的相关尝试题目并提交。
第四阶段则是重复第二阶段,形式上可以重复,但内容不能重复。此阶段是第二次给出尝试题目。尝试练习并不能一次结束,因此仍旧要给学生注备相关题目,让学生适应尝试教学法。与第二阶段的尝试练习不同的是,此阶段教师要观察学生对给出的尝试题目的完成状况,观察学生是否会做,做的是否正确。授课教师要重点关注学习速度跟不上,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此阶段仍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例如,(1)思考一下《圆明园的毁灭》是怎样的情感基调(2)作者在整篇文章中的情感旅程是怎样的(3)本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那为什么作者会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圆明园被毁灭之前的壮观景象呢?对于这些有理解高度的题目,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思考指引。
第五阶段的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学生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合作讨论。既然给出了第二次的尝试题目,那就要想方设法地去解决。学生合作讨论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也是区别于“你给我吃”式的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在此阶段的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于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多听取学生的想法,不要思维定式依靠标准答案,尊重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产生的学习成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六阶段则是教师讲解。虽然尝试讲解法要求尊重学生的地位,但这并不代表要求教师要完全地退出课堂。没有教师的课堂不能被称为课堂。在讨论过后,学生的某些疑难和理解难点及误区仍需要教师答疑解惑。例如,第二次尝试题目中作者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的笔墨去描写圆明园毁灭之前的光景呢?答案则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昔日的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景象与被破坏之后的残败不堪做对比,借此突出侵略者的残暴。对比手法的运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学习难点,很多学生可能考虑不到对比手法。因此,教师要相详细讲解对比的概念及用法,必要时可拓展其他写作手法。
第七阶段就是结尾阶段,有了好的开头,自然要有好的结尾。学习过自然也要回顾。巩固复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必拘泥于家庭作业。当堂进行课堂提问或者有奖竞答都是很不错的复习方式。例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点竞答。或者是以你觉得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会被欺负为题写一篇文章
四、结语
尝试教学法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证明,其已经完全具备了走上小学语文课堂的资格。在如今及以后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及要求等,不断地利用尝试教学法,并加以创新,让尝试教学法更进一步,给小学生更好的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1] 熊 赟.尝试教学法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8).
[2] 宋秋彩.“尝试教学法”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2008(2).
[3] 袁贵仓.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果[J].青海教育.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