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郑树发
[导读] 从2019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课改不断深入
        郑树发
        坡头区南三镇第二中学, 广东 湛江 524069
        前言 :从2019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课改不断深入。以前中考高考有考试大纲,老师依大纲授课,教什么,就考什么,语文考试难度相对偏低。实践证明,这样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反而丢失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因此教育部提出语文考试最新方案,重视语文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加大传统文化的承传,以语文传递社会正能量,以传统文化底蕴去建设和谐新中国。方案已出台,教师不依方案去改变教学方式,必然教不好学生,让学生在考试中吃亏。有人说,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中高考。为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推行语文创新教学势在必行。如何开展高效课堂?就是老师通过挖掘教材,高效率地驾驭课堂,把与时代适应、学生适合的新知识、新问题引进课堂,用教师的知识能力与人格魅力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去探究、发问、深思,从中发现有新意,有价值的知识,以便形成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从教以来,我都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深深体会到,做好如下几点,对实现语文高效课堂是多么重要。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创新教学;高效课堂
1 重视常规教学中的思想疏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没有课堂管理,就没有教学质量,这是大家的共识。许多老师都懂得教书育人重在抓常规教学,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但老师面对学生的上课没有半点表情,不理学生是否听得明白,也不顾学生感受。也忽略课堂的管理,任学生各行其事,讲完就算,这就是典型的自导自演,学生不但不买账,而且渐渐讨厌老师。教育学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教得精彩,还要学生学得认真,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常规教学中,教师要面带微笑,注视学生表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善心;对学生的犯错,要有耐心去开导,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爱心;发现学生分心,要善意提醒学生,让学生悟到老师的关心。通过各种疏导,开启学生心灵之窗,消除学生心中的紧张拘束,容忍学生回答问题的偏差,端正学生漫不经心的态度,促进学生树立坚强意志,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如在课堂上突发师生矛盾,老师作为教育者,要树立威信,但学生明显更要面子,在这样情况下,老师不懂得让步,必然两败俱伤,老师下不了台,学生也讨厌老师,不听老师教导,从而影响教学成绩。有经验的老师,比较理智耐心地去疏导师生关系,使冲突烟消云散。可见重视课堂常规教学中的思想疏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2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新课改提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喜欢语文,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素质教育能成功的关键因素。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分享知识,探讨知识,消化知识,形成能力,这无疑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是一种兴趣,而不是枯燥无味的填鸭式传授。怎样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教师要在教学中时刻懂得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快气氛里自主学习语文,教学的进度安排和难点讲解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在问题的设置上,课前作一番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问题不同的角度提问,让每个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树立信心,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阅读兴趣。可以说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
3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复杂的课堂知识容易化
   
        十几年前网络已进入校园,电教化教学成为许多老师助学的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随着广东省创建教育现代化以来,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手段如雨后春笋进入中小学,特别是电子白版一体机盛行各校园,代替了原来的电教平台,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助学工具和资源。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老师们也参加了无数次提升信息技术培训,很多老师已适应这些教学技术。从教二十多年来,初中语文教材经过4到5次改编,特别是今年全国使用统编教材,这套教材也保留原来教材中篇幅较长的文章和文言文,学生学起来有些吃力,理解不透,久而久之丧失学习语文兴趣。这就需要老师使用网络资源把文章的思维导图演示,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让学生很好地感知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更多的是在课外大量阅读中积累,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创造一个便利的课外阅读环境。也可以利用网络资在课余时间通过开展演讲、朗诵、作文、古诗文诵读、讲故事、名著导读、成语接龙等比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巩固课堂上学习内容,创造学习语文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教师也可选择一些跟教材内容相关的微课,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从而开阔视野,了解世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可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复杂的课堂知识容易化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4 注重课堂教学阅读方法和策略,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语文科考试,难以突破的就是阅读理解,平时老师也很注重阅读的提高和训练,上课的重点也在阅读,但效果不如意,学生还是在阅读上失分过多,究其原因呢?这或许是部分老师在阅读教学上不得法。随着课改的深入及语文考试的加深加量,语文阅读成为语文科更为重要的能力,“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中高考”,语文要得高分,文本阅读必然要做得更好。怎么样来提升文本阅读的能力呢?根据本人多年来的教学积累,我认为注重课堂教学阅读方法和策略,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很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用得最多的教学方法是提问,提问是解决阅读中最直接方法,凡是课堂少不了提问方式。但如果每个问题都提问,整一节课都是提问,若果不考虑问题的难易度,会让学生害怕回答,挫伤学生上课积极性,甚至让基础差或中等的学生厌倦上课,不想听,也不想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课堂成为老师与几个学生的课堂,整体效果肯定不理想。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懂得运用驱动式的提问优化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爱上老师的课,老师更愿意为学生倾尽所能。进一步去挖掘课文内容的思维深度,使学生的思想与课文思想发生碰撞,产生共鸣,这样的课堂是成功的,效果非常显著的。另外,朗读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朗读让学生感知内容,对分析课文打下基础。但朗读不是随意地读,更不是死气沉沉地唱读。朗读要重视朗读的重音与停顿,更注重读出文本意思,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发现文中的美妙和吸引力。语文中的讲读课文与经典文章一定要学生多朗读,认真朗读。在朗读前,老师可以作重音与停顿的指导,让学生读出感情,词语就读词语,短句就读短句,停顿正确,从作者的感情中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和包含的言外之意。例如《背影》这篇课文,要在重读与停顿的朗读中,读出父子之间的隔阂,之后和解,再之后是理解,感情慢慢加深。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有关视频和想像当时车站情景,通过情景的再现,学生就会体会父子深情尽在不言中。对篇幅长,信息量大的课文,朗读就会增加学生疲劳感,效果不是很好。这就让学生默读,而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带有目的地默读,必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培养学生快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阅读文本语感。重视课堂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主要保证。
5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要实现语文高效课堂,必须重视以上几点策略。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要勇于改变已形成的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敢于突破,永保教育的新鲜血液,力做教育的开荒者和带头人。只有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多种形式,助力新课改,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荣晖,《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2013年版.
        [2]李大明,《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现代语文,2012版.
        [3]于红艳,《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学术研究周刊,2013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