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丽珍
广东省徐闻县西连镇中心小学 广东 徐闻 524147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入手,引导学生从善于观察,积累素材,到体悟生活,索取素材,最后阐述教师宽批习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到事半功倍,妙笔生花!
关键词:作文教学 观察 积累 体悟 挖掘 宽批 兴趣
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感到头痛的难题。因此,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书面表达、传情达意,乃至三观的形成等,可见上好作文课对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极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上,我重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悟生活,从而丰富其写作素材,还善于宽容批改学生的习作,以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下面是我的几点教学心得。
一、引导观察,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俗话说得好:“美无处不在,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丰富学生见闻,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才能帮助学生“找米下锅”,提高选材能力。
1、从社会实践中索取素材
作文离不开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必定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去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从多个角度观察、认知社会,了解万花筒般的缤纷世界。如:我带领学生到徐闻龙泉公园游玩,让他们尽情欣赏,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开阔他们的视野。回来后,他们写出了《美丽的龙泉》、《我爱徐闻》、《徐闻真美》等文章。这样能让学生从实践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写出的文章就会比较有条理,语言比较活泼,具有比较浓厚的生活气息。
2、从劳动体验中索取素材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学习和劳动中成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增长了不少课外知识,培养了他们勇敢、朴实、勤快、独立等性格,同时也让他们品尝到了人生中各种酸甜苦辣,获得了许许多多的生活感受,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了!如,在一次劳动课上,我发现每一位学生都干得热火朝天,个别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动。劳动结束后,我让他们谈谈各自的体会,他们都各抒己见,甚至还能把个别同学的突出表现描述得很具体。于是,我便引导:“对,同学们很善于观察,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谈出心中的所感,这是很值得赞赏。那么,同学们就动手写写自己的劳动心得吧!”于是,一篇篇抒写劳动体会的文章自然而然地生成了,让人欣慰不已。可见,我利用劳动课,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并从劳动中获取真实感受,从而燃起学生作文的兴趣之火,这样就能做到水到渠成了。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只要留心观察,我们都可以找到与众不同的素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去洞悉,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引导体悟,帮助学生挖掘素材
素材离不开社会实践,也同样离不开家庭日常生活,有些学生在学习上只顾埋头苦干,没有时间关注生活,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要做生活的主人,只要他们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家庭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无时无刻不演绎着人间的真情,只要用心去体悟,就能发现这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体悟亲情、抒写亲情之美是写作选材中的最佳选择,因为它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我在教学以“关爱”为话题的习作时,我引导学生留心体会家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的一举一动,然后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这样一篇篇抒写亲情之美的文章涌现在我的面前。
如一位学生在写《我的妈妈》这篇习作时,她写道:“以前我总觉得妈妈只忙于工作,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我,于是我很伤心,性格也变得偏激起来。可那一次,我生病了,妈妈急忙向单位请了假,一连几天守护着我 ,对我关怀备至,直到我康复她才安心去上班。看到她为我担心,为我憔悴,我感动不已,忽然之间我发现妈妈头上长出几根白发。那时,在我的内心深处才真正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这些语言虽然平实,却是真情流露啊!这正是抓住作者了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用心去体悟,才能真切地写出小作者对母爱有了更深层的感悟。由此可见,只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心去体悟,就能抒写生活中的真、善、美,真正达到妙笔生花。
一句话,我认为家庭日常生活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资源库。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就能挖掘到别出心裁的,震撼人心的写作素材,才能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一个坚实而丰富的底子。
三、宽批习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喜欢表扬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批改时以“鼓励为主,多就少改”为原则,尽量做到宽批习作,力求保持学生习作的原意,尊重学生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充满成就感,从而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1、批改如谈心,学生乐倾吐
写不出作文的学生除了自身语文基础薄弱外,也会存在其它的因素。对这类学生我尽量在他们的习作中找出内因,引导他们乐于倾吐。记得,我刚接四年级(3)班时有个姓李的学生第一次交给我的作文只写一句话:我一句话也写不出来。我看了后批道:“呵呵,你不是已写一句话了吗?”第二次交上来的作文,他写道:“老师,您为什么不批评我?”“老师为什么要批评你呢,你是个诚实懂礼貌的孩子,对老师的称呼都用了‘您’呢。”“老师,其实我不写作文是有原因的,我觉得写了也没意思。”……这样的批改方式如沟通的桥梁让我与学生进行了心灵沟通,同时我也了解到他之所以不愿意写作文,是因为之前的老师认为他写的作文一无是处,并当众严厉批评他,让他很难堪,很自卑。于是我便在思想上对他进行了开导,帮他树立了写作的自信心。半个学期后,他把我当作最信任的人,无论有什么心事都愿意以文字的形式向我倾诉。结果,他还能写了两篇四百字左右的情真意切的作文——《这个老师》和《我的烦恼》。
因此,在习作的教学中,我善于谈心般修改,这样学生才敢于放下顾虑,乐于倾吐心中所思所想。
2、婉言如甘泉,教师善宽批
学生的每篇习作都是他们辛苦的劳动成果,难道不应该得到老师的赏识吗?因此,我在批改作文时尽量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比如一个准确的词语,一个精彩的片段,一个独到的见解,都是值得鼓励的。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我也会采用比较委婉的评语,让学生既易接受,又能明白作文中存在的不足。
有一次,一个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写了一篇内容具体、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又富有文采的作文。这样的文章会是他自己写的吗?但我暂时不动声色只在他的作文本上写道:你的这篇文章写得很精彩,下次再写一篇这样的好文章,老师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当众介绍你的写作心得,好吗?这位学生看了批语后重写了一篇文章交给我,我当即写了批语: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会有独特的芳香,老师期待你有一天能站在讲台上朗读你的作文。婉言如甘泉,从此以后,这位学生很认真地写作文,再也不抄袭他人的习作了。
小学生写作水平本来就不高,在作文批改上,老师多鼓励学生多引导学生才能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如果只是严厉地批评或一味地指责只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写作信心。
总之,只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写作空间,让学生乐写、善写,一步一个脚印地奠定了坚实的写作基础,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地提高,作文难教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仿写训练策略分析张铁军-《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
【2】小学作文教学初探黄登耀-《教师论文集》-2001
【3】《语文教师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