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虹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长治路小学 033000
摘要:我国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为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基础的最佳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需要教导学生知识,帮助学生打好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渗透与发散
引言
小学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数学思想作为重要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全过程,为学生带来知识的体验。不但有助于强化对学生的指导,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鉴于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要求,积极采取多方面的教学策略,注重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具体教学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1小学数学思想
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变换思想及分类组合思想三种形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频率最高,其主要是将数学知识当中的抽象概念及隐形数量关系进行具体化展现,将抽象的“数”转化为具象的“形”,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更加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转化变换思想是将复杂的数学条件转化为简单的内容,对未知条件进行转化,使其能够变成有利于解题的已知条件。教师在利用转化变换思想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题目中涉及的内容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能力及解答能力。分类组合是将数学问题当中存在关联的概念进行组合,将不同的数学概念进行分类,促使数学问题得到有序排列。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利用分类组合思想分析数学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锻炼。
2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与发散数学思想的策略
2.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发散数学思想,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学习的殿堂,对于数学知识缺乏清晰的认知,而数学这门学科本身较为抽象枯燥,这导致了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与兴趣,影响自己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对数学思想的兴趣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数学思想,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在情境中渗透数学思想,借助情境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2.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首要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先进的教学观念,对此教师要明确新课程标准内容以及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以及目标,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除了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以外,还应注重数学思维、数学思想等方面的传授,促进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其次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盲目的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也无法保证渗透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了解学习能力、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这样有利于教师深挖教材中内蕴的数形结合的素材,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鲜活的素材内容中,在问题解决中体验数形结合的生成、生长,发展、感悟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最后教师还应掌握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开展“一法为主、多活配合”的教学方法,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焕发学习激情产生师生有效共情,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引发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将其科学、合理、切实地运用在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3计算方法简易化
众所周知,在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计算来进行演练,只有算得够多才能够真正熟练。但是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并不然,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还不够完全成熟,所以学生选取哪种计算方式来得出最后的答案非常重要,如果是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就会告诉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捷径,只有多练多算...这样的话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学生并不需要多么强的心算和笔算能力,只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来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教师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当中简化本身很复杂的题目,仔细把题干当中的条件寻找出来并且标记出来,如果将这些隐藏的内容都读取到,就可以非常简单的、不需要大量的运算得出最后的答案。
2.4通过课堂探究法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教师要给予数学教材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对数学方法、数学结论,以及数学概念等现成知识的记忆。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方法归纳原因、结论推导过程,以及概念的内涵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意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往往需要相对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实践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切勿盲目进行,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时,为了能够降低其计算的难度,则需要运用转化思想对不规则图形进行转化,通过对不规则图形的分割和拼接,转化为自己较为熟悉的图形,运用以往所学的数学知识分别对所分割的图形面积进行准确的计算,然后再将当前这些计算出来的图形面积进行相加,得出的面积总和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数学教师要给予足够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做好教学方面的设计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5重视反思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大多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其对于不同的数学知识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一。在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对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反思,使其可以得到二次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养成善于回顾、总结知识的习惯。很多小学生在完成各个章节的学习任务之后就会直接放下已经学习过的知识,难以体现其自觉性,导致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佳。反思学习过程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教师加大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对其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总结,再反思不同数学思想之间的差异及其适用性,引导小学生对数学解题步骤进行反思。尤其是对于容易出错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思考正确的解题方法,让其注重反思学习过程,同时可以相互交流,发挥自身的优势。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为教师,应当加强课堂上数学思想的渗透与发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重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宏鹏.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方式[J].新课程(上),2017(6).
[2]张伟.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J].科技经济导刊,2019(35).
[3]高翠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