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英
泉州台商投资区阳光小学, 福建 泉州 362100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教育教学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因此,为了有效地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构建生态化教课堂,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小学数学;生态课堂
引言:在生态课堂的不断演进过程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逐渐清晰,并且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关注,这种思路和方法就是对话式教学。它突破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方法被摒弃,落后的教学思路被淘汰,一种新的教学思维正在成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这种对话式教学近些年得到了实践和应用,充分保障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一、生态教学课堂的基本特征
①自主性。相较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而言,生态教学课堂的构建,侧重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主要是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化特点,为学生营造具有民主性、自由化、平等性特点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而且,数学生态教学课堂,需要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②和谐型。在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构建生态教学课堂,能够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课堂中存在的教学不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师能够对各个教学要素进行协调,通过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出生态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价值,从而为师生之间的“对话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轻松舒适的教学环境[1]。
③合作性。在小学数学生态教学课堂中,通过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利用对话式教学模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而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生生之间沟通交流和讨论学习,锻炼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自主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对话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生态教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教师在数学生态课堂开展“对话式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基于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而采取“对话式教学”可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交流沟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沟通中进行讨论、研究,深度思考数学问题,在提升合作意识的同时,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发挥“对话式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逐步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注重启迪,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为提升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效率,教师应注重启迪,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各种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可在授课之前,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然后系统分析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将生活中的问题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2]。例如,在教学“10 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因此,可创设以下问题。“同学们和父母一起去过超市吗?你们知道超市收银员根据什么找钱的吗?”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话,能强化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教师可在开展“对话式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薄弱学习环节,然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出更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小明去超市买面包,一个面包 2 元钱,小明付了 5 元钱,你知道超市收银员会找给小明多少零钱吗?教师通过设计问题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并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多角度引导,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数学生态课堂中采取“对话式教学”时,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即要求学生不仅全面掌握课本中的内容,还要对各种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可在教学中设置各种具有迷惑性的“数学陷阱”来培养学生,让学生通过强化练习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教师可在“对话式教学”中创设春游的教学情境:小明和家人一共 5 人去公园踏青,已知公园的门票是 15 元一张,两人组团购买门票可以享受 5 元优惠,即 25元。请问,小明一家一共要付多少门票钱?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很快求出正确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将问题由“小明一家一共要付多少门票钱”改为“小明一家选择哪一种购票方式更合理?请说出你的理由”。这不但提升了问题的难度,还衍生出新的探索方向。教师可通过开展“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分析题干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优化更新教学手段,提升“对话式教学”效率
教师在数学生态课堂运用“对话式教学”时,可通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提升“对话式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根据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优化、创新。例如,在教学“乘除法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小超市的游戏环节,在课桌上摆放铅笔、橡皮、书本等各类“商品”,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分别扮演顾客、收银员等。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的沟通,可以掌握乘法中因数与积之间的关系,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疑惑及时进行解答,以确保学生的思维方向正确[3]。
再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分数,所以这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因此,教师要想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及内涵的理解,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前制作分苹果的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形成对分数的直观认识。教师还可设计对话情境,让学生研究分析“整个苹果”与“若干个小苹果”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一份小苹果占整个苹果的几分之一。
结束语: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极具亮点的尝试,它符合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的新要求和新标准,通过与学生的一次次对话式沟通,在课前问题集中、课中问题探究以及课后问题整合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小学数学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如何才能做好对话式教学、如何才能把握好教学思路,我们还需要不断投入更多的努力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睿.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 2020, 000(003):P.56-56.
[2] 潘凌琦.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5):229.
[3] 杨波.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科学咨询, 2018(31):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