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肖红
湖北省潜江中学 湖北省潜江市 433199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引起了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更在教育界引起了积极探讨与尝试的涟漪。可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们所致力于实现的教育教学目标。身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也始终行进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积极学习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具体落实的实施路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我自身收获颇多,而且也确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重点培育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化学探究能力,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构,全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当前社会已经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高中化学课堂应当吸收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现代化教学情境。高中化学具有较多的知识点,在难度上也较大,如何打造高效率的学习课堂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化学教师在备课阶段,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关注点有着明显的差异。部分教师将所有的教学重点都集中到了化学知识点的讲解方面,既没有传授给学生相应的化学学习方法,也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在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落实方面,有的教师都是以高考试题和教辅资料为指导,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有的教师将课程标准、教材编排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了充分的结合;有的教师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在教学方法方面,部分教师依然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课堂教学氛围非常沉闷。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的实验课程安排明显增多,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实验课程安排较少的状况,导致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一直偏低。
二、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中师生互动性较差
教师在适应新课改教学改革中,在课堂教学中仍会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如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会使用说教为主的灌输式教育。这种单方面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环节仅限于提问与回答,这种教学互动方式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中,多数同学的课堂参与性较差,从而使师生互动的效果不佳。另外,在师生互动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学生天然对教师存在敬畏,在开展师生互动时学生难免会出现紧张等情绪,不能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从而影响师生互动的效果。
2.2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度不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课程主体地位被强调,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学生而展开。但是,单一的教学形式以及枯燥的教学内容,已经影响了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再加上高中课时紧张,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偏低,更是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果教师无法激发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与激情,那么在高中阶段将很难让学生拥有一个愉悦的化学学习体验。
三、依托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3.1运用信息技术,集中攻破化学认知重难点
当前社会是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与推广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早已是大势之所驱。身为当前信息社会中的一员,应当积极迎合社会发展的先进趋势,科学而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
具体到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来讲,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有助于克服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点,也让学生们在突破重难点知识上所面临的困难大大降低,对于学生们更快、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进而获得化学核心素养的高速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此,我自身的高中化学教育实践便可以对此作出充分说明。例如:在教学“海水中的化学元素”这节知识时,学生们需要了解与掌握海水提镁的工艺流程这一内容,为了让学生们获得更加直观而形象地化学认知,我在教学中便有意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呈现了海水提镁工艺流程的动态视频短片。在生动而立体的观看中学生们对于海水提镁有了更突出的理解不说,也能对化学与生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再如,在教学“氧化剂和还原剂”时学生们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对此,我特意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其直观化的特点为学生们呈现了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的示意图,通过这一示意图,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去区别便形象而生动地呈现在了学生们面前,留给学生们的记忆也格外深刻。当学生们理解的深刻了,其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自然也变得更加简单而容易实现。
3.2布置有效作业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作业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巩固和加强。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虽然很多教师已经形成了全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做出了大幅度调整,但是在布置作业环节,依然会使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倍感压力。对此,教师必须要在布置作业方面做出改善,通过有效的作业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化学基本规律的深入探究,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首先,要对本节课的化学知识点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选择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地试题,确保通过这些试题可以起到巩固所学的作用。其次,要布置多种类型的作业,达到不同的作业效果。家庭小实验类型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研究性的作业,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调查报告类型的作业,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批阅,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及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课内与课外进行充分的结合,提升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加强师生互动
新课改要求高中化学教学应当增强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一言堂的错误教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可以增进和教师之间的感情,改变对教师的刻板印象,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和教师也可以共同营造活跃有趣的化学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用动画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和实验原理,真实地还原实验步骤,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引发师生之间针对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除此之外,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还为学生创设更加科学合理的化学教学评价模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实验情况、课堂互动情况等多种表现量化成评判的指标加入到期末化学考核当中,通过结果评价的形式增强学生对新型学习方法的重视,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应用发展,一些教学方式、教学理念都得到了丰富发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开展课堂教学,如加强化学实践和理论的联系,加强生活化教学等,能有效提升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娟.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2]郑金清.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J].高考,2020(18):129.
[3]辛雪.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情境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4]张晓慧. 基于高中化学优质课的结课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5]赖顺发. 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A]. 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教育教学与研究论坛论文汇编[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