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邹少云
[导读] 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在课程理论内容的学习基础上,通过自主思考、实践与经验总结的方式实现较好的个人成长
邹少云
        湛江市坡头区官渡镇高岭小学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在课程理论内容的学习基础上,通过自主思考、实践与经验总结的方式实现较好的个人成长。小学阶段进行自主学习属于学生成长引导的关键时期,在学习方面,需要指导学生逐步建立起较好的自主学习思维,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指导,使其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较好提升。新时期,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教学;农村
一、引言
        自主学习在现代教学理念的定义上,主要指个体通过自觉参与学习活动、自主研究、自主实践等方式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自主学习的形式主要在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其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分析、自主实践等方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以往的教学工作实施中,学生属于接受学习的对象,自主性较差,能够进行的思维活动也相对较少。基于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概述
        自主性学习是现代教学工作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培养工作的实施对象主要涉及学校、家庭与社会等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学科理论知识与相关实践活动中建立起相应的主体性思维,通过自主实践、思考与学习等方式,完成相关方面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能力以及性格差异等方面因素,教师在掌握基本因素的情况下,通过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引导,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参与到学科理论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在现代化的教学工作的发展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以外的教学观念、模式与方法应用等,确保学生在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考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个人的思维训练以及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当前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农村地区小学在学科教学工作已经获得较好发展,其体现在教学环境的改观以及现代教学设备的更新上。但硬件设施获得一定发展,并不代表教学工作就具有全面性与针对性。部分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教学设施建设与城市教学设施建设较为接近,但因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方式与教学方式没有进行优化与创新,使得学生的行为模式与意识观念等没有得到较好发展。
(二)课堂氛围缺乏打造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该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教学内容引起兴趣,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逐步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然而,部分农村地区在学生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而是过分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缺乏自主性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较好培养。


四、相关教学思路与优化策略
        现阶段,部分小学在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进行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当缺乏教师的引导与讲解时,其难以通过自身思考的方式展开学习。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课后学习活动等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转换师生定位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进行课程理论方面的学习,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师生角色转换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使其在语文课程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性思考、自主性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引导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课程进度进行研究。比如,在《雷雨》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其先进行课文阅读、探究。在自主分析与实践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引导,使其能够不断完善自主学习的思路。随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自学的方法,如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使学生先理清文章脉络、主要内容;其次,根据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在重点段落的阅读理解上回答相关问题;最后,指导学生查找工具书的技巧,现阶段的学习辅助用书较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结合自身理解的基础上,伴以工具书的解析对课文进一步分析。
(二)加强课外资源的有效应用
        小学语文的课外教学资源主要包含课外阅读材料和生活体验等,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以外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通过不同的学习任务设置,使学生能够通过探索课外学习资源的形式展开自主性研究,从而在学科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实现较好的组织。比如,在《盘古开天地》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收集神话故事材料,通过阅读记录的方式进行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描述,从而 增加学生的文化视野。神话故事能够较好吸引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丰富的内容题材上,满足学生想象力的发展需求。
(三)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学习属于发现新知识、新问题,并着手进行总结与解决的过程,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教师需要积极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以此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指导属于关键环节,比如,教师通过有效提问的形式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不能采取训斥与挖苦的形式,应通过鼓励引导的方式,既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也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此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上,教师还应注重“张弛有度”,注重自学氛围的有序性,以此使学生在较好的自学氛围中深入思考、加强实践。
        结语:根据新时期学科理论内容的教育要求,学生思维方面的能力培养与理论应用等方面需要进行专项的教学工作制定,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获得较好内在思维培养。
参考文献:
        [1]任春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77.
        [2]叶冠毅.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两手抓”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99-99.
        [3]王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