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班主任五育融合视野下增智与育德融合发展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赖泽莲
[导读] 我县高中升学率只有30%
        赖泽莲
        四川省叙永县天池镇初级中学校  646414
        我县高中升学率只有30%。但从2010年后,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几乎都正常升入了高中,2013届5班(13年毕业),2016届5班,2019届5班,2020届6班以及现在的2023届7班。这些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们感恩,家长们幸福。已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考上了高中,高中毕业后又升入理想的大学,回顾这几届学生的教育,有几个最有效的策略给大家分享。我以2023届7班为例给大家说说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五育教育。
        一、首先了解学生成长的大环境
        农村孩子目前的现状: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多,新冠疫情让人们心理和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父母外出务工,大多数孩子随祖辈或者亲戚生活。祖辈的隔代教育,亲戚的“尴尬”关系,导致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变窄、沟通交流的欲望降低,相对于外出活动,他们更青睐待在房间玩手机或看电视,性格变得保守、孤僻、脆弱、自私。丰富的网络资源充斥着他们童真的心灵,在意识上有假“早熟”的现象,没有集体意识,缺乏吃苦精神等。
        二、必须及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信息
        一开学就组建班级学生QQ群,家长微信群,家长老师学生共有的钉钉群。我用近三个周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学习自觉性及学生的品行等。经调查,发现班级有18学生是留守儿童,3个寄住在亲戚家,15个跟随祖父母住,有7个是单亲家庭。打扫卫生时老师督促就很认真,老师不在,有少数同学就偷懒,教室卫生保持很差。作业书写很乱,尤其是周末作业更是乱的一塌糊涂。我班共54人。住校生37人,走读生17人,我利用中午放学时间与走读生一起回家,了解走读生住址,家庭情况及告知走读生上学放学的安全事情。(反思:新接一个班级,首先要快速的了解这个班级的学生德智体美劳情况,才能对学生的教育作一些思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三、组织好每期两次有主题的家校共育会。
        班主任是班级的总指挥,要培养学生成什么样的人,一开始就要有好的规划。我召开主题为“高瞻远瞩向未来,家校携手育英才”为主题的家校共育会。我班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加,无一人缺席。在会上我重点讲,(一)分析中学与小学学习时间,课程的不同,中考怎么考,考什么,各科分值,我们应该怎么学,从心里上,行动上也要做好准备;(二)介绍各科老师,科任老师作简短发言,我充分认识到:“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我也实时的补充讲讲该教师的优秀品质及光辉业绩,让家长们放心,让孩子们心生敬意。(三)解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表扬开学以来在各方面做的好的学生以及学生们存在的问题,让家长和学生们充分了解到作为中学生什么必须做,哪些是不能违反的,对于违纪处分后的严重后果用实例警示学生。(四)告知疫情防控措施,安全常规要求及安全平台的登陆学习等,这些不仅孩子要做到,家长们也必须做到,并且随时看老师通知安全平台的学习和钉钉健康打卡。(五)总结告诉大家我的教育目标:三年后,我要把学生培养成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学习刻苦,劳动积极,懂得感恩的人;要把班级建设成班风正,学风浓,孩子们能团结合作,师生关系和谐的大集体;要关注每个家庭,家长要与孩子共同进步。会后,让住校生家长与学生一起回学生寝室参观后让家长带孩子回家,并且每个家长记住孩子回家需要的时间,以便以后监控孩子回家的安全。布置第二次家长会的主题:展示优秀的我,向爸爸妈妈汇报我进中学来的学习生活及点滴进步,由同学们自己发言,同学们从现在起用言行做好准备。(反思:第一次家长会一定要准备充分,要点齐全不罗嗦,观点明确,这是家长,学生与老师的第一次磨合,要让学生把要点记在成长记录本上,回家后写心得体会,家长们回家与孩子共订三年成长目标。


        第二次家长会召开,主题早已确定,首先班委分部门汇报同学们的学习,纪录,劳动卫生,体育锻炼以及生活情况,部分学生代表用一到两分钟介绍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家长代表发言,会上给家长和孩子们一点时间互动。我总结发言,并给半期考试(单科/总分)优秀者发奖。最后一个环节,每个孩子给父母颁发自己设计的特别奖。(反思:让孩子在家长会上分享自己的进步,孩子们会做的更好,第一次发奖门槛降低,孩子与家长都需要得到正面的鼓励,成功是一种习惯。)
        第三次家长会主题为“知己知彼,努力进步”,我重点讲两点:(一)第一期的学习总结,同学们在县上大概的位置,发扬我们的优势和如何改进不足之处。(二)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绩,尤其是春节假期同学们在家的作业情况令人忧心,我把开学检查作业情况与家长们分享,给家长们找对策督促孩子在家的学习。第四次家长会主题布置:“做自己的一面镜子,五育并举齐发展”。要求家长发一些正能量的自己的劳动照片做PPT,我想以心理健康课的形式开这次家长会。
        四、写成长日记促成长
         刚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科目增多,老师也是新的,多数学生从每天回家改为住校,总会出现心理上行动上的很多问题,或者需要组织一些主题班会,为了学生能更快成长,我都会让学生写成长日记,让他们对整个事件作出感想与反思(反思:简单的说教,不如深刻的实践与思考)。
        五、组建小班小组互竞争,共促进,协同管理
        (一)组建小班,分职位类别培训小班成员
        根据综合能力把54人分为三个小班,每个小班分为3个小组,由小班成员自己选出班委干部,学科长,小组长。
        (二)共商讨,齐决策,通过老师提议,同学们认真思考讨论,建立竞争机制和奖惩办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三)做班级的主人,班级事务管理紧紧有条。每周每个班都轮流安排任务,比如1小班值周,2小班打扫公区卫生,3小班打扫教室卫生。所以,我就把一学期的任务在一开始就安排好,接下来的前三周,需要认真指导每个小班小组每个学生的任务,并对他们的完成情况好的鼓励,不足的提出建议,同学们也及时写成长日记反思小班小组合作的点滴。
        (四)小班互促共成长与进步,农村孩子父母在管理学习方面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所以周末作业学生做的一塌糊涂,我想尽各种办法,让家长把孩子在家劳动、做作业、读书以及体育跳绳的照片或视频发到班级家长微信群(反思:收到一定效果,但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我在周五让小班布置任务,小组督促,星期天下午到校本小组自查,小班之间互查。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班委找他谈心,并且督导完成,老师及时给家长反馈同学们周末任务完成情况,多鼓励,多陪伴。到初一第二期,同学们就能认真周末任务了。
        六、单科小老师制,助培优转差。比如我任教的英语教学,我让优秀的学生自愿来当小老师,通过双向选择组建英语学习小组,英语最难的是作文,组员写好后自改,再给小老师批改,小老师和组员又把改过的作文拿给老师当面批改(反思:小老师通过给别人指导,变得更优秀,由于其他组员有人天天督促,进步也很大。)
        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教”,更重在“育”,尤其是初一班主任要有“奇思妙招”,在平时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智育”“美育”,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让孩子成为拥有美好心灵,健康体魄,心怀感恩的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