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玲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 上海市 201802
摘要: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越来越广泛。将微课技术合理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能够有效优化教学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阶段,有利于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实现微课制作以及应用,由此小学生在教师影响之下,美术学科素养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微课;教学有效性
引言:美术是小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课堂教学阶段合理利用微课,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根据教学设计,呈现更具备知识性的短视频或音视频内容,有助于美术知识从美术作品的背景、作者、内容、内涵等各个方面全面展现。利用微课能丰盈小学美术课堂,促使教师优化课程教学策略,充分展现现代技术手段的价值,也能满足小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
一、小学美术学科合理利用微课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专注度
小学生的课堂专注时间较短,且注意力容易被与课堂无关的东西吸引。在传统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讲解理论知识内容,导致课堂枯燥乏味,缺乏新意,知识讲解比较抽象,增加了学习难度,学生不能专注于课堂学习过程中,影响自己的美术知识学习效果。教师合理利用微课,将美术知识多样性展现,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过程,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在美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1]。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更注重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在课堂上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基础知识点,这种情形之下,学生能互动探究的机会较少,为遵从教师的管理,即便有美术课程学习问题,也不敢在课堂上及时询问教师,由此一来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教师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阶段,能实现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小学生认真观察,并跟从教师所设定的情境积极探究,有利于创新实践,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讲,微课能带来更多的启迪,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课程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拓展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应用微课,能突破教学局限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探究,依托微课知识内容是有效的方法。教师确定教学主题之后,设定相应的动手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根据微课的提示,进行动手实践操作,与此同时学生利用创新探究学习的方式,能有效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有助于提升学习水平,更好的将美术知识内化。
二、小学美术教师合理利用微课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相关举措
(一)助预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预习学习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应用微课来帮助学生预习,不仅知识明晰,而且简要方便。通过微课预习,能提示学生课前做好工具材料准备工作,能简明讲解该课内容将会学习的知识以及需要思考的问题,以此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分析知识内容。合理利用微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学习,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2]。在预习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学习困难问题,经过标注之后,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或者课堂学习阶段向教师询问,在此过程中学生明确美术知识学习要点,在课堂学习阶段会更加专心,也有足够的耐心,必然能获得创新探究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
例如《画与贴的组合》一课,笔者应用微课从装饰画相关知识着手,让学生分析装饰画主要的应用途径,以及在生活中装饰画常被应用的地方。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经过微课的指引,便有了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还能分析剪贴方法的应用要点,以实践为基础,分析装饰画的知识技能以及制作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线条组合与剪贴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课前预习基本能掌握课程学习要点。后续在课堂上学生善用组合技巧或绘画方式,便会对课程内容形成巩固理解,以预习学习为基础,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知识学习水平。
(二)助实践——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更注重教师的口头讲解,教师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且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学习探究能力不足,后续要实现创作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教师利用微课发展学生的兴趣,完善教学模式,将特色的文化知识与美术学习活动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选择学生喜欢的短视频内容,鼓励学生将课内外学习有效联系起来。富有趣味性的微课知识,能够让学生深入学习情境之中,更好的体会微课学习的趣味性,感受美术知识的无限魅力。教师有效利用微课,让学生观看内容丰富的知识,参考微视频内容,获得更多的学习灵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疏密的花纹》一课,教师应用微课,从中国传统民族服装入手,欣赏一些民族服装的特色、花纹、颜色,以及搭配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展现形式。傣族、苗族、白族等民族服装的工艺技术较为丰富,且有着色彩斑斓的观赏体验,其中使用的服饰图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花纹经过变幻与调整,充分展现了民族服饰的精美绝伦。通过学习,学生对花纹的组织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作品丰富多样。在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之中,感受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助创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教师利用微课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范围,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然要优化教学策略,加强学生的创新思想意识的培养,突出美术课程教学的优势特点[3]。受到微课的影响,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完成富有创新性的美术作品构思,以实践为基础,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我的精神思想,感受美术知识的艺术性。
《仿古器物》相关知识讲解期间,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利用微课浓缩学习精华,并将历史博物馆之中的精美作品,一个个的展现在微课视频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观察不同文物的特点,在过程中对现代艺术设计也会有一定的创新学习思想,后期进行“艺术品”创作或者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以文物为基础素材,突出展现自我的学习灵感,获得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强化自我的美术学习能力。
三、小学美术教师合理利用微课提升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思考
小学美术教师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能有效帮助学生拓展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水平,能够给学生的自我发展进步奠定良好条件。学生有新的学习思路,并能充分应用信息资源,必然能提升自己的美术学习水平,获得更多发展自我的机会。但是微课需灵活巧妙运用,需合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把微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才能让小学美术课堂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曾丽娴.小学美术借助微课提高教学有效性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8,000(012):112.
[2]刘莉莉.试论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版),2019,000(008):129.
[3]谢霭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设计及教学方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6,000(036):P.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