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文
云南临沧双江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
摘要:现阶段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主要工作。从整体上看我国教育资源依然存在着分布不均的情况,各少数民族地域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教育都相对较为薄弱,而且师资也非常有限,这就导致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存在着单一、僵化的现象,学生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无法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化学作为高中时期一门重要学科,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化学并且充分的作用到生活中。本文就基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高考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助推少数民族区域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少数民族;高中化学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正大踏步的向核心素养领域迈进。高中化学是整个中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自然也就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阵地之一。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紧跟教改步伐,直面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化学学科特点来革新教学思维,加快核心素养培养进程。
一、少数民族地区化学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也就导致教育资源也就较为匮乏。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同时也加强了对资金和人才等的投资。不过从整体来看效果不明显,新课程实施及教学改革仍然相对落后。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理论与实验融合度高的学科,而教师在日常化学教学中忽略了将地区特色与课程内容的结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够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不高,难以构建化学变化与平衡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少数民族学生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1.教育生活化,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渗透着化学知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应将当地情况和学生日常生活与化学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例如,西藏地区的酥油茶是当地每个家庭都会制作的一种饮品,其中其制作过程就会运用到化学知识,在讲解有机物以及分散系内容时就可引用酥油茶进行教学。同理,青稞酒的制酒过程及产物也和化学密不可分,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其制作的原料及步骤,并可以在实验课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青稞酒,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化学核心素养。
2.2.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高中化学教师应打破以往单一的授课方式,前期充分并且全面把握实际学生学习情况,科学的将他们分成3-5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实时跟踪小组内学习情况;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内对学习知识点的沟通交流,勇于提出问题,乐于分享观点和看法,实现思维碰撞和互帮互助,从而达到活跃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比如在进行高二化学必修二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人教版)教学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化学反应热的定义并且掌握其测量方法。由于这一节内容较为难以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完后仍然一头雾水,而且不敢向老师提问,这就导致无法掌握知识点,影响学习进度。这种情况小组学习讨论就成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的时间、空间,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会加快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出问题和难点再由教师进行讲解。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其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3.借助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这门学科有其独立的知识结构和语言体系,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尤其是普通话教学不完善的地区而言,化学学习中需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当地语言,然后再转化为相对应化学术语,十分晦涩且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更加的直观更易于学生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分子结构与性质时,要了解认识共价键和分子的空间结构,还要掌握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而言,比较困难。通过多媒体播放结构动画、展示模型,会让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学习思维,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全面进步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前整个高中学科教育教改的重要课题和发展方向,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也是教育从业者当下的使命和责任。对于各方面发展较为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要统筹教育资源,加强师资建设,紧跟教改步伐,全面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程。
参考文献
[1]吴梅花.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64.
[2]李俊.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特点[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9):6-8.
[3]苏光正.少数民族地区理科教育问题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Z 中学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6(2):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