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风
海南省东方市三家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老师的教学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助力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在教学中如何让该课程科学高效的展开,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价值,一直都是老师们讨论的话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采用课堂单元整体教学法,希望对教学有一定效果,促进学生品质道德修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
引言
依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道德与法治》已经成为初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法治意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在当前初中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培养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效果。而单元整体教学方法的实施开展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教学现状,营造了良好愉悦的教学氛围,让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及时地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成长。
1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虽然当前提倡要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建设,培养学生法治观念,但在初中的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把《道德与法治》认为是副课,在思想上就有点不太重视,学生对其更不多加关注,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其低下,对学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2)教学模式单调。老师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站在讲台上把理论知识单纯地讲给学生听,学生在底下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意识也受到约束,学生感到教学枯燥乏味,完全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很不理想。(3)教学资源欠缺。老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将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有效结合,以至于一些理论观点很难得到支撑。由于相关知识资源的缺乏,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有限,知识面比较窄,道德与法治知识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1]。
2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单元整体教学方法策略
2.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老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要从思想上改观对这门课程不重视的想法,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法治观念的培养。其次,老师要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生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时要避免过去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上要做到一定改进创新,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引入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此外,老师在教学时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做到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要熟悉掌握课程的教学体系,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对各单元的内容进行正确理解把握,在教学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教学。
2.2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理论知识
初中时期,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思想还不太成熟,知识水平还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还处于一个学习探索的阶段,就会出现很多困惑和疑虑。
这时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对思想道德品质有更全面地认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以在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方法时,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深入探索研究,这样才能对单元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才能认识道德品质的修养和自我发展的紧密关联[2]。
例如,在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中,本单元主要要让学生意识到思想道德品质对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老师在进行讲解时,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自身价值,而且作为一名毕业生,即将进入人生新的阶段,要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作为少年,肩负着民族和国家的复兴使命,要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和思考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更要让学生树立少年当自强的观念,具备少年情怀以及远大的理想抱负,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通过老师的指导,对本节课的深入研究探讨,对学生的人生价值、担当使命以及未来理想抱负都进行的深刻讲解,树立了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和法治观念。
2.3在教学方式上做到创新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也要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既符合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要充分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而且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辅助教学,在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目的。此外,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网上查找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料,让学生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成果[2]。因此,老师在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方法时要结合互联网技术,将有效的资源信息进行整合,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且对学生能做到拓展延伸,从而对学生做到科学指导。
例如,在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教学时,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果以及创新的科技产品进行了解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创新意识。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可以放一些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一些创新的高科技产品等。比如,以深圳为例,进行图片和视频的今昔对比,从过去的小渔村到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我国的进步和发展。科技创新的产品就可以展示更多,最近探索火星奥秘的“天问一号”,还有“嫦娥探月”系列等,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延伸和拓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初中正是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加强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采用一些合适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单元整体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好办法,通过对教学观念上进行改变,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等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让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春玲.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7):94-94.
[2]谢琪.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高效课堂建设策略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0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