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唱教学在中小学课堂中的运用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汤诗骏
[导读] 演唱的艺术形式之一就是合唱

        汤诗骏
        安徽省安庆市绿地实验学校 246001
        【摘要】演唱的艺术形式之一就是合唱。合唱在中小学教育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小学生学习合唱有助于丰富自己枯燥的其他科目之外的课余生活。其次合唱在中小学教育当中,还可以陶冶老师的情操,帮助学生接触高雅的生活此外,一个素质教育质量高的学校往往都会设立合唱艺术教学。本文对当前中小学合唱教学活动中出现一些实际问题做了详细的研究总结。
        【关键词】合唱教学;中小学教育
        【正文】合唱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触及不到的领域,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合唱艺术的高雅与震撼人心的地方。如果要在中小学当中开展合唱教学,那就必须从乐理,合唱作品的著作背景等开始进行教学研究,从而使学生接触到优质的合唱作品,并进行有效的练习。
        一、合唱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在合唱训练当中,歌唱呼吸练习是必不可缺的,学生在合唱的时候,需要调整自己的气息,长期的呼吸训练会增加学生的肺活量。在学生演唱一些速度内容较快的歌曲时,学生咬字吐字也会比较地快;学生在演唱铿锵激昂的歌曲时,声音非常的雄浑有力。例如,在演唱《黄河大合唱》时,要以饱满的热情和高亢激昂的声音来展现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夸赞以及热爱。并且有在歌唱的过程中让观众们感觉到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1.2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在合唱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俗话说,想象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学生应该把旋律和音乐形象相结合。比如,《让世界充满爱》这个作品音色柔美,节奏舒缓,学生想象自己是国家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办,让学生内心洋溢起慢慢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用爱来使我们的社会充满朝气和活力。
        1.3合唱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在合唱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聆听其他同学的声音,这样的目的不仅可以纠正其他学生的发音,也可以让自己的声音慢慢融合到集体的声音当中去。在学生学习之初,学生因为害怕自己干扰到别人或者别人干扰到自己,导致自己唱不准自己的声部,通常会用较高的嗓音掩盖其他声部的发音,使整个乐团的表演出现不协调,音色不优美,会严重的影响集体。由于各个声部发音不正常,观众们听起来就会像吵架一样,是观众无法从容地听合唱团唱歌。为了让学生明白在合唱中各个声部是相辅相成的,他们要像厨师和食物一样融合在一起。
        二、合唱在中小学课堂中的方法与运用
        2.1合唱要选择相应的合唱作品
        由于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涉足音乐的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在选择作品的时候,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嗓音特点,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来选择学生合唱的作品,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调查问卷,研究学生喜欢的歌曲内容,从这些歌曲内容中找到学生喜欢音乐的共性,并且以共性为基础进行音乐的教学。

教师在进行合唱作品教学前,在选择合唱作品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讲述所选择的合唱作品的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合唱作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比如,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小朋友爱祖国》,让每个学生依次进行演唱,评选出优秀音色,随后由获奖学生带领着所有学生进行合唱。通过这样的形式,首先让学生形成内部竞争,有利于个人和整个团体的发展,其次,学生在理解了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后,心中便不仅油然而生。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秋天》(花城出版社)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人声的美妙音色,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让学生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音色,来表达自己对秋天漫山遍野的赞美之情。
        2.2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合唱教学的另一主要部分是欣赏,在教师平时的授课过程当中,也可以加入一些具有声效美和意向美的音,让在座的学生依次进行赏析与评价,袒露学生的心声。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赏析与评价,通过比赛哪个小组合唱更加优秀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小组比赛完成后,教师要让两个小组之间互相进行评价,先让每个小组说一说自己合唱的部分美在哪里,再让小组之间对对方的优点进行评价,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在中亚西亚草原上》(花城出版社)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带来的美感,而且在欣赏乐曲中带来精神的愉悦。在上课后,老师可以取出一副油画,先让学生进行欣赏,随后给学生播放《在中亚西亚草原上》这首音乐,让学生体会这首歌表达的意境是不是与老师所带的油画意境相同。
        2.3合理划分学生声部
        每个人的声音都是先天有别的,教师应该顺应它去训练,而不是逆着先天的优势去训练,否则演唱的水平是永远不会提升的。在合声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的凭借男声嗓音雄浑就划分为低声部,女声嗓音尖锐划分为高声部,而是应该逐个筛选,依次选出高声和低声。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妥,而且也会损伤其他人的嗓音。所以,教师要合理的地划分学生声部。
        2.4要加强合唱技巧的教学
        合唱水平的高低是由同步的音准和节奏训练决定的,这两种训练的缺乏会导致复杂的合唱作品无法进行。学生需要掌握合唱作曲的创作背景,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由于每首歌曲的内容不通,歌曲的处理和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其次,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想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我的理解与分析去把握作品的形式。只有师生共同合作,再组织演唱,就会使作品呈现出内在美。
        【结束语】总之,在合唱当中,需要学生和老师一同不断的学习探索研究。才能创造一种更完美更和谐的合唱氛围。毕竟合唱是大家的事情,不是合唱者当中一个人的事情。只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提高教学水平,才能使合唱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其志,以美建心的目的,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蒋艺慧.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戏剧之家,2021,08:114-115.
        [2]张长弓.重视音准训练 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2: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