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神韵——小学中年级作文人物描写指导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陆景飞
[导读] 人物描写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作文变得更加生动
        陆景飞
        广西马山县白山镇城西小学   广西 南宁  530600
        
        摘要:人物描写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作文变得更加生动。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名篇范例指导,学习写作手法”“小组合作学习,妙用修辞手法”“生活素材积累,丰富写作细节”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中年级作文人物描写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字:名篇范例;小组合作;生活素材
        
        众所周知,人物描写教学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甚至关乎于学生写作的整体质量。然而,一部分教师忽略人物描写教学,致使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文章貌似有理有据,实则空洞、枯燥,一方面学生无法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导致作文缺乏感染力,另一方面学生的人物描写功底不扎实,导致作文失去应有的光彩。因此,任课教师要对于人物描写引起相应的重视,采取名篇范例、修辞手法、生活素材等方面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方式方法,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如此条件的支持下,学生一定会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引之下,获得提升和发展。
        一、名篇范例指导,学习写作手法
        经了解,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只是一味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对于人物的心理特征描写少之又少,这才导致作文缺乏一定的感染力。为此,任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以教材为本,名篇为例,学生通过比较和学习,一定会有所收获,使得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手法。
        如名篇案例《临死前的严监生》写到: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他把两眼挣得滴溜圆……在范文之中,作者将主人公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以及主人公嗜钱如命的形象刻画深入人心,栩栩如生。此时,任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写考生考试失败的情节,来指导学生习作升格。有的学生写到:考试成绩马上就要出来了,我知道自己一定没有考好,我难受极了,手心全是汗,就连同桌叫我的名字都没有听到。修改:考试成绩马上就要出来了,我知道自己一定没有考好,我低垂着眼皮,眼神到处逃窜,两手情不自禁地握在一起,担心的情绪蔓延在心中,甚至两腿微微打颤。通过教师的修改和范文的阅读,学生的写作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还能积累到更多的知识,为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二、小组合作学习,妙用修辞手法
        学生要想将看到的和想到的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和读者产生情感共鸣,除了如实记录,还要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得读者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才能使得作文更加充实、生动。当学生在写作创设一定的情景时,可以妙用修辞手法,使得作文变得更加创意、鲜活,增添写作亮点。
        如任课教师将学生划分小组学习,要求学生在小组之中采取修辞手法描绘一定的情景。像一位同学在描写月光时写到:月光轻轻穿过纱窗,如同母亲的手轻抚在我的脸庞,似乎温柔地哄我入睡,窗外的树叶的倒影更像是母亲手中的摇扇,为我驱赶虫蝇。学生对于夜晚的月光进行描写,不仅将月光拟人化,还运用比喻将树叶化作母亲手中的摇扇,让学生感悟到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也让读者对于夜晚展开联想,使得作文更加生动、充实。如此一来,学生通过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既可以提升写作能力,又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顺利完成人物描写指导教学的目的。
        三、生活素材积累,丰富写作细节
        众所周知,写作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想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细节,任课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鼓励和提倡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事入手,进而不断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另外,任课教师还有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事、人、景,才能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质变,获得突飞猛进的效果。
        如任课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可以从方方面面入手,像容貌、事件等。有的学生写到:我的母亲常年忙于生计,每每凌晨就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早饭,母亲的手时常是干裂、粗糙的,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斑白……其次,任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写作素材,可以通过手机录像和音频等,互相分享进行感悟和学习,从而从根本上丰富学生的写作细节。有的学生记录的是父母下地干活的情景,还有的学生记录的是和父母谈心的音频,虽然仅仅是通过手机播放,但是从父母的语气和神态之中都可以看出父母对于子女的宠溺和盼望。如此一来,学生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一定可以获得提升和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质量逐渐提升。写作教学也受到更多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表明,任课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在写作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教学,达到“对症下药”的教学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如此条件的支持之下,学生既可以提升写作能力,又能提升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艳侠.塑造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小学高年级作文人物描写指导[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86-86.
        [2]王捷.细观察抓特征写人物——三年级作文中人物描写技法指导初探[J].名师在线,2018,000(004):P.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