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业
惠东县平山飞鹅中学 广东省 惠州市5163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教育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目前,就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在课堂教学当中,虽然仍有大多数院校依然将卷面分数作为关注重点,但同时,也在教学当中融入了许多新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也有所改变。本文将要讨论的重点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诗歌审美素养,全面展现语文学科的本身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诗歌审美;培养策略
诗歌是我国的语文课本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其几乎存在于每个阶段的语文课本当中。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其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字美感。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仅仅采用了读背诵的教学方式,而缺少了对诗歌美感的深度解读,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而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过渡阶段,也是能力拓展的重要阶段,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诗歌审美素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综合素养。
一、学生诗歌审美素养培养中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自身诗歌修养不足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素养,自身必须要有过硬的十分修养。教师自身不仅要广泛的熟读各类型的诗歌,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要能够对诗歌形成独特的审美分析。而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并不具备较高的诗歌修养,他们自身对诗歌美感的认识就存在严重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态和思维特点,从而造成了教学上的偏差。
(二)诗歌教学不被重视
诗歌的语文考试中的占比比较中,其卷面考试方式主要为背诵和释义,因此,在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老师也只能够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背书能力,记忆能力,并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诗歌释义的教学。而对于鉴赏诗歌的美,考试当中并未涉及。这也使得诗歌鉴赏审美方面的教学并不受重视,考试不考,教师也就不教。
(三)教学方式存在偏差
诗歌有别于其它形式的文学体裁,诗歌语言剪短、凝练,且我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数可使用歌唱的形式表现,因此,诗歌又集感情和乐曲于一身,由于其独特的文字形式,使得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诗歌教学。作为一种集音律、生动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文体形式,在课堂教学当中,诗歌却被简单粗暴的肢解成了词、字、句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很少组织学生们对诗歌进行咏颂,课堂学习氛围呆滞、凝固,学生们也就难以感受到来自于诗歌的魅力。
(四)多媒体技术的滥用
多媒体技术在近几年被广泛的用于了课堂教学,虽然,这种新兴技术的使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同时,粗制滥造的多媒体课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使得学生将兴趣放在了多媒体上,并非是在学习上。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诗歌审美的策略
(一)以意象培养独特的审美想象力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学生想象力和审美力之间的桥梁,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抓住诗歌当中的艺术形象,从而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其次,采用图文转换的方式,驱动学生的想象力,其三,读写结合,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最后,适当的提出疑问,升华教学内容。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信息技术。例如,在《沁园春.雪》一文的教学当中,教师首先可以抓住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雪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们描述或者想象一下雪的样子和形态,而后,利用信息技术的图片展示功能,向学生们展示不同形态的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沁园春.雪》中描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场景,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其制作为动态影像,或是找到相关的影视片段,直接在课堂中营造出白雪茫茫的场景,让学生深入画面当中,从而体验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意境。最后,带领学生们进行咏颂,在学生们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之后,提出相关的问题,完成本篇诗歌的审美教学。
(二)关注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诗歌审美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情感体验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现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深化情感体验。例如,在《诗经二首》一文的教学当中,首先,教师可以以宋祖英的《关雎》、张卓的《蒹葭》开始本次课堂,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同时,PPT展示作者生平,让学生首先了解到作者的生平经历,初步体验作者创作的本文的生活背景。而后,播放由教师自身拍摄的美读示范,以丰富的情感诵读带动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思想意境当中,播放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多次深情的诵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将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首先是体验作者的写作情感,而后在导入自身的情感,最后,形成对诗歌的独特审美。通过信息技术的带入作用,实现教学当中的情感体验,便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验到诗歌中的美感,包括表达方式的美和诗歌的意境美等等。
三、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之后,信息技术几乎已经成为了人们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而在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更是带来了许多新的体验。在培养学生诗歌审美素养方面,教师要注意合理应用,不喧宾夺主,深化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瑞.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整合[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3):85.
[2]韩艳.融入技术的现代诗歌教学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2):62-63.
[3]陈可.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必要性及方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4]王晓丹.高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论[D].沈阳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