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贤达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侨中学 广东省 惠州市 516157
摘要:现代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比极大,一方面,高中语文教学大多是依托现代文阅读文本展开,另一方面,现代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差异相差较大,城乡在教育现状上也存在一定差距,为了保障教育公平,确保农村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从农村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入手。文章分析优化农村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成效的意义,并针对农村高中现代文阅读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现代文;阅读教学
一、农村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成效优化的意义
(一)现代文阅读在高考教学中占比极大
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将高考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而从应试和升学的角度来看,现代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方面,高中语文课本以现代文文本为主,语文教学的开展依托现代文展开。另一方面,现代文阅读直接关系学生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这两个板块几乎直接决定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因此,可以说学生要想在高考语文考试中获取一个理想的成绩,需要重视现代文阅读的学习。
(二)现代文阅读水平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抛开应试教育的局限性看,当前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雅,其中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语文素养息息相关,学生提升现代文阅读水平,能提升查阅信息、理解文本、写作能力等综合素养,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升学与就业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农村学生相对城市的学生而言,接触社会和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阅读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所以,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对农村学生而言有着更加独特的意义。
二、农村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农村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成效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农村语文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农村高中语文教学普遍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以应考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这就导致语文教师功利主义思想强烈,为了短时间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会教导学生各类阅读技巧和阅读套路,但没有真正地唤起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学生难以通过阅读获得阅读的收获,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的阅读水平始终难以得到提升。此外,高考除了语文,还有多门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压力较重,在缺乏兴趣的前提下,学生往往会忽视语文尤其是现代文阅读的学习,学生学习现代文阅读的主要方式,便是在教师教学的阅读技巧与套路模板化的基础上,开展题海战术,试图通过大量的做题来提升阅读题的得分率。
(二)学生阅读资源狭隘,阅读视野较窄
相对城市的学生而言,由于物质条件的制约,农村学生在现代文阅读的学习上并没有城市学生优越的阅读学习条件。首先,从物质条件来说,农村学生阅读资源往往缺乏,阅读视野自然也显得狭隘,许多农村高中缺少图书馆、书店等阅读场所,学生缺乏专门开展阅读的时间与机会,对现代文的学习仅停留在语文课上。其次,相比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的家长对阅读的重视程度更低,很多农村学生并没有去购买课外书的意识,而在农村学生的父母看来,这些课外书往往是“不务正业”。现代文阅读水平的提升,除了教师的科学教学方法,也离不开学生的自主阅读,当学生缺乏阅读意识和阅读条件时,阅读水平自然难以提升。
三、从社会和生活出发分析农村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社会和生活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文学来源于生活,现代文文本正是来源于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
对于高中生而言,优化其学习成效的前提是要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现代文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开展阅读学习。因此, 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和现实社会开展阅读教学,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其投入现代文阅读。以高一下册语文必修课本第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与名人、科技主题有关的课文。以作者为屠呦呦的那篇文章为例,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既表现了屠呦呦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也体现了她的爱国精神。教师在教学这篇现代文阅读时,必须要联系生活创造情境,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在开展文本教学。如教师可以以2021年是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年间,无数爱国人士在各个领域中无私贡献,使我国从百年前的分裂动乱到当今的世界强国。以此为背景,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个关于屠呦呦生平经历的视频,让学生在对屠呦呦以及其团队获得的诺贝尔医学奖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进入正式教学。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对名人的崇拜精神以及情感共鸣之后,在开展文本教学,效果会好得多。
(二)科学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1.演绎教学法
为了更好地结合生活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演绎教学法,即让学生扮演现代文文本中的角色,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农村学生的见世面相对较窄,对于现代文文本中的部分内容难以产生共鸣,教师通过演绎教学法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代入作品中。例如,在教学《雷雨》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文本演绎,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读台词、设计舞台等形式,学生能够加深对作品时代背景的理解。
2.对比教学法
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优化,必须要拓展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课内文本的教学。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教学法。如在教学完必修二课文《古都的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去阅读作者郁达夫的其他作品,如郁达夫在创作生涯中写的其他与秋天有关的作品,如《秋柳》,通过对比开展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多方位地理解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3.互动教学法
现代文文本中的一个重要体裁便是议论,教师可以讲静态的文本动态化,采用互动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互动,通过互动、辩论、讨论等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如在教学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时,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一个辩论,辩论主题可以是“新时代我们要如何面对中国古诗词的学习”,教师可以联系《中国诗词大会》等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辩论。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对阅读文本学习的兴趣,也更深度地理解阅读文本。
(三)拓展学生阅读资源
考虑到农村学生阅读条件相对较差,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毕竟阅读学习的开展建立在大量的阅读文本上。教师可以在班上设立阅读角,让每一个学生带几本课外读物放在阅读角,班上学生轮流进行借阅。并设置阅读小组长,登记学生阅读的情况,以更好地鼓励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此外,要引导学生科学进行阅读,如学会摘抄、思考等,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语
阅读一直是农村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弱点,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缺乏兴趣,以及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农村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成效较低。然而,现代文教学意义重大,不仅关乎学生的高考升学,更关乎终生的发展。要想推动农村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优化,必须要从现代文阅读的本质出发,现代文阅读来源生活,因此开展教学也要紧密结合生活,只有从生活出发开展教学,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优化农村现代文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提升农村阅读教学成效,促进农村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悦.高考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提升有效性的分析[J].参花(下),2021(02):51-52.
[2]赵静.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困局与革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4):128-129.
[3]郑建明.基于新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视角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高考,2021(03):79-80.
[4]周建强.基于高阶思维素养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测评探索[J].中学语文,2020(32):55-58.